赤峰盆地南部下白垩统湖泊沉积及演化特征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引言 | 第9-14页 |
1.1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区自然地理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4 研究内容及主要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2 区域地质特征 | 第14-25页 |
2.1 地层 | 第14-20页 |
2.1.1 中太古界—古元古界 | 第14页 |
2.1.2 古生界 | 第14-16页 |
2.1.3 中生界 | 第16-20页 |
2.1.4 新生界 | 第20页 |
2.2 侵入岩 | 第20页 |
2.3 地质构造 | 第20-25页 |
2.3.1 盆地构造特征 | 第20-22页 |
2.3.2 构造单元划分 | 第22-24页 |
2.3.3 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 第24-25页 |
3 沉积相标志及物源分析 | 第25-42页 |
3.1 岩性标志 | 第25-33页 |
3.1.1 岩性和颜色 | 第25-26页 |
3.1.2 沉积构造 | 第26-28页 |
3.1.3 沉积岩结构 | 第28-33页 |
3.2 古生物标志 | 第33-34页 |
3.3 地球化学标志 | 第34-36页 |
3.3.1 沉积介质盐度 | 第34-35页 |
3.3.2 氧化—还原条件 | 第35-36页 |
3.4 物源分析 | 第36-42页 |
4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第42-54页 |
4.1 滨浅湖相 | 第42-43页 |
4.2 深湖相 | 第43-46页 |
4.3 扇三角洲相 | 第46-49页 |
4.3.1 扇三角洲平原沉积 | 第47-49页 |
4.3.2 扇三角洲前缘沉积 | 第49页 |
4.3.3 前扇三角洲沉积 | 第49页 |
4.3.4 扇三角洲间湾沉积 | 第49页 |
4.4 湖泊三角洲相 | 第49-54页 |
4.4.1 湖泊三角洲平原沉积 | 第50-52页 |
4.4.2 湖泊三角洲前缘沉积 | 第52-53页 |
4.4.3 前湖泊三角洲沉积 | 第53-54页 |
5 层序地层研究 | 第54-62页 |
5.1 陆相层序地层的研究现状及问题 | 第54页 |
5.2 论文采用的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 第54-55页 |
5.3 层序的相序特征 | 第55-58页 |
5.3.1 层序Ⅰ | 第55-57页 |
5.3.2 层序Ⅱ | 第57-58页 |
5.3.3 层序Ⅲ | 第58页 |
5.4 层序内部横向沉积相配置特征 | 第58-62页 |
6 沉积环境演化 | 第62-64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4-65页 |
7.1 结论 | 第64页 |
7.2 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作者简历 | 第67-6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