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行走系统论文--车轮论文--轮胎论文

考虑接地印迹特性的半物理轮胎模型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1章 绪论第21-37页
    1.1 研究背景与课题的提出第21-23页
    1.2 相关研究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第23-32页
        1.2.1 常用轮胎力学模型第23-26页
        1.2.2 轮胎动力学模型预测能力第26-27页
        1.2.3 轮胎接地印迹特性第27-31页
        1.2.4 轮胎胎体模型第31-32页
        1.2.5 胎压对轮胎力学特性的影响第32页
    1.3 论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32-35页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第35-37页
第二章 轮胎有限元建模及验证第37-61页
    2.1 轮胎有限元建模第37-44页
        2.1.1 轮胎结构建模第37-42页
        2.1.2 轮胎橡胶材料模型的选取与参数的确定第42-43页
        2.1.3 轮胎骨架材料模型的选取与参数的确定第43-44页
    2.2 轮胎静载接地印迹特性试验第44-52页
        2.2.1 轮胎接地压力分布测试方法第44-45页
        2.2.2 轮胎静载接地印迹特性测量试验第45-49页
        2.2.3 轮胎静载接地印迹特性试验结果分析第49-52页
    2.3 轮胎有限元模型精度验证第52-56页
        2.3.1 静载接地印迹特性试验验证第52-55页
        2.3.2 静态刚度特性试验验证第55-56页
    2.4 胎面花纹对轮胎静态接地印迹特性的影响第56-60页
    2.5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三章 轮胎接地印迹特性建模第61-95页
    3.1 轮胎接地印迹特性建模基础第62-65页
    3.2 静载工况接地印迹特性模型第65-75页
        3.2.1 静载工况接地印迹特性建模概述第65-66页
        3.2.2 静载工况接地印迹半宽模型第66-67页
        3.2.3 静载工况二维接地印迹半长模型第67-73页
        3.2.4 静载工况二维接地压力分布模型第73-75页
    3.3 纯侧偏工况接地印迹特性模型第75-80页
        3.3.1 纯侧偏工况接地印迹特性建模概述第75-76页
        3.3.2 纯侧偏工况二维接地印迹半长模型第76-79页
        3.3.3 纯侧偏工况二维接地压力分布模型第79-80页
    3.4 纯纵滑工况接地印迹特性模型第80-84页
        3.4.1 纯纵滑工况接地印迹特性建模概述第80-82页
        3.4.2 纯纵滑工况二维接地压力分布模型第82-84页
    3.5 侧偏纵滑复合工况接地印迹特性模型第84-87页
    3.6 轮胎接地印迹特性模型辨识方法第87-90页
    3.7 轮胎接地印迹特性模型预测能力第90-92页
    3.8 本章小结第92-95页
第四章 胎体复杂变形建模第95-121页
    4.1 纵向力作用下的胎体变形模型第96-101页
        4.1.1 纵向力对胎体变形的影响第96-99页
        4.1.2 纵向力作用下胎体变形建模与预测第99-101页
    4.2 侧向力作用下的胎体变形模型第101-109页
        4.2.1 侧向力对胎体变形的影响第101-104页
        4.2.2 侧向力作用下胎体变形建模与预测第104-109页
    4.3 回正力矩作用下的胎体变形模型第109-112页
        4.3.1 回正力矩对胎体变形的影响第109-110页
        4.3.2 回正力矩作用下胎体变形建模与预测第110-112页
    4.4 复合力作用下的胎体变形模型第112-119页
        4.4.1 侧向力和回正力矩对胎体纵向平移变形的影响第112-114页
        4.4.2 纵向力和回正力矩对胎体侧向平移变形的影响第114-116页
        4.4.3 纵向力和侧向力对胎体扭转变形的影响第116-119页
    4.5 本章小结第119-121页
第五章 半物理轮胎模型建模及应用第121-155页
    5.1 半物理轮胎模型建模方法第121-133页
        5.1.1 半物理轮胎模型的结构第121页
        5.1.2 半物理轮胎模型建模基础第121-124页
        5.1.3 不考虑滑移时轮胎力的求解第124-129页
        5.1.4 考虑滑移时轮胎力的求解第129-133页
    5.2 不同胎压和载荷下的轮胎力学特性仿真分析第133-141页
        5.2.1 纯纵滑工况第133-134页
        5.2.2 纯侧偏工况第134-137页
        5.2.3 侧偏纵滑复合工况第137-141页
    5.3 半物理轮胎模型参数辨识方法第141-145页
    5.4 半物理轮胎模型预测能力验证第145-152页
    5.5 本章小结第152-155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155-159页
    6.1 全文总结第155-157页
    6.2 研究展望第157-159页
参考文献第159-169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69-171页
    作者简介第169页
    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69页
    获得的专利第169-170页
    获奖第170页
    参加的科研工作第170-171页
致谢第171页

论文共1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姜提取物通过LTA4H和AKT通路抑制结肠癌生长的机制研究
下一篇:双酚A缺氧环境下对血管内皮细胞和乳腺癌细胞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