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酝酿期心智游移是否具有问题解决功能?--工作记忆容量及问题类型的影响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部分 综述第12-26页
    1 文献综述第12-22页
        1.1 心智游移概述第12-15页
            1.1.1 心智游移的概念第12-13页
            1.1.2 心智游移的理论机制第13-15页
                1.1.2.1 当下关注理论第13页
                1.1.2.2 资源分配理论第13页
                1.1.2.3 控制失败理论第13-14页
                1.1.2.4 元认知理论第14页
                1.1.2.5 成分加工理论第14页
                1.1.2.6 情境与内容调控理论第14-15页
            1.1.3 心智游移的研究方法第15页
        1.2 问题解决概述第15-19页
            1.2.1 复杂问题解决第15-16页
            1.2.2 创造性问题第16-18页
                1.2.2.1 创造力的概念及研究方法第16-17页
                1.2.2.2 创造力的双通道模型第17-18页
            1.2.3 问题解决中的无意识思维效应第18-19页
                1.2.3.1 问题解决与无意识思维效应第18页
                1.2.3.2 心智游移与无意识思维效应第18-19页
        1.3 工作记忆容量概述第19-22页
            1.3.1 工作记忆容量的概念第19页
            1.3.2 工作记忆容量的测量第19-20页
            1.3.3 工作记忆容量与心智游移第20-21页
            1.3.4 工作记忆与问题解决第21-22页
                1.3.4.1 工作记忆容量与创造力第21页
                1.3.4.2 工作记忆容量与复杂问题解决第21-22页
    2 问题提出第22-26页
        2.1 研究现状第22-23页
        2.2 研究思路第23-24页
        2.3 研究假设第24-25页
        2.4 研究意义第25-26页
第二部分 实证研究第26-62页
    研究一:工作记忆容量和问题类型对分心任务期心智游移的问题解决功能的影响第26-51页
        1.1 研究目的第26页
        1.2 研究设计第26-32页
            1.2.1 实验材料第26-29页
                1.2.1.1 O-span任务第26-27页
                1.2.1.2 分心任务第27-28页
                1.2.1.3 复杂问题材料第28页
                1.2.1.4 创造性问题-UUT任务第28-29页
            1.2.2 实验设计第29-32页
                1.2.2.1 总体设计第29页
                1.2.2.2 复杂问题设计第29-31页
                1.2.2.3 创造性任务设计第31-32页
        1.3 研究过程第32-33页
            1.3.1 被试第32页
            1.3.2 实验流程第32-33页
                1.3.2.1 被试筛选第32页
                1.3.2.2 问题解决任务第32-33页
        1.4 研究结果第33-47页
            1.4.1 O-span得分的组间差异第33页
            1.4.2 分心任务的行为绩效第33-36页
            1.4.3 分心任务期间心智游移频率第36-37页
            1.4.4 创造性任务结果第37-42页
                1.4.4.1 UUT项目评分者一致性第37-38页
                1.4.4.2 UUT任务前测成绩第38-39页
                1.4.4.3 UUT任务后测成绩第39-40页
                1.4.4.4 不同负荷任务下的酝酿效应第40-41页
                1.4.4.5 不同负荷任务下的一般效应第41页
                1.4.4.6 分心任务中的心智游移频率与酝酿效应的相关分析第41-42页
            1.4.5 复杂问题结果第42-47页
                1.4.5.1 不同条件下的选择情况统计第42-43页
                1.4.5.2 在最好产品上的决策差异第43-44页
                1.4.5.3 在最差产品上的决策差异第44-45页
                1.4.5.4 在最好产品、最差产品、以及一般产品上的决策差异第45-46页
                1.4.5.5 不同负荷任务下的决策鉴别力第46-47页
                1.4.5.6 分心任务中的心智游移频率与决策鉴别力的相关分析第47页
        1.5 讨论与小结第47-51页
    研究二:心智游移与酝酿效应的关系——对过往研究的整合第51-62页
        2.1 研究目的第51页
        2.2 创造性问题研究对比及合并研究第51-60页
            2.2.1 实验设计不同点第51-53页
            2.2.2 结果比较第53-54页
                2.2.2.1 心智游移频率第53-54页
                2.2.2.2 酝酿效应第54页
            2.2.3 数据合并分析第54-60页
                2.2.3.1 整合数据后不同任务下的酝酿效应第54-56页
                2.2.3.2 总体数据进行心智游移比率与酝酿效应的相关分析第56-57页
                2.2.3.3 筛选有酝酿效应的被试做相关分析第57页
                2.2.3.4 筛选有心智游移的被试做相关分析第57-58页
                2.2.3.5 有心智游移被试与心智游移被试在酝酿效应上的方差分析第58-60页
        2.3 讨论与小结第60-62页
第三部分 讨论与总结第62-66页
    1 总体讨论第62-64页
    2 总体结论第64页
    3 研究的创新、不足及展望第64-66页
        3.1 研究的创新点第64-65页
        3.2 不足之处第65页
        3.3 未来研究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8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7-88页
致谢第88-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氮杂环席夫碱铂配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下一篇:固体碱催化剂K/ZrO2催化合成羟丁基乙烯基醚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