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市场治理研究--以忻州市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1-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引言 | 第14-18页 |
第一章 旅游市场治理的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 第18-24页 |
1.1 旅游市场治理相关概念 | 第18-19页 |
1.1.1 旅游的含义 | 第18页 |
1.1.2 旅游市场的含义 | 第18-19页 |
1.1.3 旅游市场治理的含义 | 第19页 |
1.2 旅游市场治理的理论依据 | 第19-24页 |
1.2.1 市场失灵理论 | 第19-21页 |
1.2.2 公共利益理论 | 第21-24页 |
第二章 忻州市旅游市场治理现状 | 第24-34页 |
2.1 忻州市旅游市场治理的主要机构 | 第24-25页 |
2.1.1 广义的治理机构 | 第24页 |
2.1.2 专门的治理机构 | 第24-25页 |
2.2 忻州市旅游市场治理现状 | 第25-31页 |
2.2.1 治理思路 | 第25页 |
2.2.2 治理重点 | 第25-27页 |
2.2.3 治理途径 | 第27-28页 |
2.2.4 相关文件 | 第28-31页 |
2.3 忻州市旅游市场治理取得的初步成效 | 第31-34页 |
2.3.1 工作成果 | 第31-33页 |
2.3.2 初步成效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忻州市旅游市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4-44页 |
3.1 忻州市旅游市场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4-37页 |
3.1.1 有关旅游市场治理法规滞后 | 第34页 |
3.1.2 旅游监管部门行政执法职能还不健全 | 第34-35页 |
3.1.3 一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不力 | 第35页 |
3.1.4 旅游系统执法力量薄弱手段滞后 | 第35-36页 |
3.1.5 行业自律缺位 | 第36页 |
3.1.6 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协调机制不成熟 | 第36-37页 |
3.2 忻州市旅游市场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7-44页 |
3.2.1 旅游发展的导向有偏差 | 第37-38页 |
3.2.2 重点景区的发展规划严重滞后 | 第38页 |
3.2.3 培训和考核流于形式 | 第38-39页 |
3.2.4 旅游市场治理政府“一家独大”现象突出 | 第39-40页 |
3.2.5 监管资源分散 | 第40-44页 |
第四章 加强旅游市场治理的对策及建议 | 第44-50页 |
4.1 探索建立旅游企业诚信评价体系 | 第44-46页 |
4.2 开展有实效的执法人员培训和考核 | 第46-47页 |
4.3 发展壮大政府以外的监督力量 | 第47页 |
4.4 发挥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协调机制应有作用 | 第47-49页 |
4.5 以“1+3+N”机制为抓手创新管理机制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个人简况联系方式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