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2.1 海外研究动态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4-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 | 第18-28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18-20页 |
2.1.1 数字内容产业 | 第18页 |
2.1.2 产业政策 | 第18-19页 |
2.1.3 数字内容产业竞争力 | 第19-20页 |
2.2 基本理论 | 第20-28页 |
2.2.1 数字内容产业分类体系 | 第20-21页 |
2.2.2 数字内容产业评价体系 | 第21-23页 |
2.2.3 中外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模式 | 第23-28页 |
第三章 近十年我国数字内容产业政策演变与评价(2006-2015) | 第28-36页 |
3.1 认识深化阶段(“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 | 第28-29页 |
3.2 全面重视阶段(“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 | 第29-30页 |
3.3 目前影响数字内容产业政策的因素分析 | 第30-36页 |
第四章 近十年我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现状分析(2006-2015) | 第36-44页 |
4.1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方法 | 第36页 |
4.2 近十年我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现状分析(2006-2015) | 第36-44页 |
4.2.1 数字出版业 | 第36-38页 |
4.2.2 动漫产业 | 第38页 |
4.2.3 数字广播电视业 | 第38-40页 |
4.2.4 通信行业 | 第40-41页 |
4.2.5 数字内容软件业 | 第41-42页 |
4.2.6 数字电影业 | 第42-44页 |
第五章 近十年我国数字内容产业竞争力评价(2006-2015) | 第44-52页 |
5.1 我国数字内容产业竞争力构成要素 | 第44页 |
5.2 我国数字内容产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 第44-46页 |
5.2.1 设计原则与设计思路 | 第44-45页 |
5.2.2 评价指标体系 | 第45-46页 |
5.3 数字内容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 | 第46-47页 |
5.3.1 评价对象的选择 | 第46页 |
5.3.2 评价步骤 | 第46-47页 |
5.4 我国数字内容产业竞争力测度结果 | 第47-49页 |
5.5 我国数字内容产业竞争力评价 | 第49-52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第52-54页 |
6.1 我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52页 |
6.1.1 数字内容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 第52页 |
6.1.2 数字内容产业人才缺乏 | 第52页 |
6.1.3 数字内容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制不完善 | 第52页 |
6.2 提升我国数字内容产业竞争力的建议 | 第52-54页 |
6.2.1 提升数字内容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 第52-53页 |
6.2.2 加强数字内容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 第53页 |
6.2.3 加强数字内容知识产权的保护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60-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