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英文缩写表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9页 |
1.1 植物钾营养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1.1 钾离子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 第12-13页 |
1.1.2 土壤中的钾供给 | 第13页 |
1.1.3 植物的缺钾的典型症状 | 第13-14页 |
1.2 植物吸收钾离子的分子机制 | 第14-21页 |
1.2.1 钾离子通道 | 第15-18页 |
1.2.2 钾离子转运体 | 第18-21页 |
1.3 钾离子通道和转运体的调控机制 | 第21-23页 |
1.3.1 转录水平的调控 | 第21页 |
1.3.2 蛋白水平的调控 | 第21-23页 |
1.4 CIPK家族及其调控 | 第23-26页 |
1.4.1 CIPK家族 | 第23-24页 |
1.4.2 CIPK家族的调控 | 第24-26页 |
1.5 膜片钳技术 | 第26-28页 |
1.5.1 膜片钳技术的概念 | 第26页 |
1.5.2 膜片钳的记录方式 | 第26-27页 |
1.5.3 膜片钳技术的用途 | 第27-28页 |
1.6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和意义 | 第28-29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9-65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9-34页 |
2.1.1 论文中涉及的植物材料 | 第29页 |
2.1.2 论文中涉及的引物 | 第29-33页 |
2.1.3 实验中所用菌株和细胞株 | 第33页 |
2.1.4 常用载体 | 第33页 |
2.1.5 酶、试剂盒及化学药品 | 第33-34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34页 |
2.3 实验所需培养基和试剂的配制 | 第34-35页 |
2.3.1 常用溶液配制 | 第34-35页 |
2.3.2 常用培养基的配制 | 第35页 |
2.4 实验方法 | 第35-65页 |
2.4.1 拟南芥培养 | 第35页 |
2.4.2 植物总RNA的提取与反转录 | 第35-36页 |
2.4.3 载体构建 | 第36-40页 |
2.4.4 拟南芥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 第40-41页 |
2.4.5 目的基因转录水平检测 | 第41-42页 |
2.4.6 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及材料鉴定 | 第42-43页 |
2.4.7 酵母相关实验 | 第43-47页 |
2.4.8 烟草瞬时表达系统 | 第47-49页 |
2.4.9 原核蛋白的表达纯化及检测 | 第49-54页 |
2.4.10 凝胶阻滞实验(EMSA)实验 | 第54-55页 |
2.4.11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实验 | 第55-58页 |
2.4.12 原生质体分离及膜片钳实验 | 第58-61页 |
2.4.13 钾离子生理指标检测 | 第61-62页 |
2.4.14 叶绿素含量检测 | 第62页 |
2.4.15 组织染色及拟南芥GUS酶活的活性检测 | 第62-63页 |
2.4.16 DNA碱基定点突变 | 第63-65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5-94页 |
引言 | 第65页 |
3.1 LTR1作为转录因子调控LKS1基因的表达 | 第65-68页 |
3.1.1 LTR1亚细胞定位的检测 | 第65-66页 |
3.1.2 LTR1转录激活活性的检测 | 第66-67页 |
3.1.3 LTR1和LKS1组织表达检测 | 第67-68页 |
3.2 LTR1与LKS1启动子结合的体外实验证据 | 第68-73页 |
3.2.1 酵母系统检测LTR1与LKS1启动子的结合 | 第68-70页 |
3.2.2 转录因子LTR1与LKS1启动子的结合位点的预测 | 第70页 |
3.2.3 转录因子LTR1与LKS1启动子的结合位点的验证 | 第70-72页 |
3.2.4 EMSA验验证LTR1与LKS1启动子的结合 | 第72-73页 |
3.3 LTR1与LKS1启动子结合的体内实验证据 | 第73-75页 |
3.3.1 LTR1在体内直接结合于LKS1的启动子 | 第73-74页 |
3.3.2 烟草系统检测LTR1对LKS1的转录调控作用 | 第74-75页 |
3.4 ltr1突变体鉴定及低钾表型检测 | 第75-78页 |
3.4.1 ltr1突变体鉴定 | 第75-76页 |
3.4.2 ltr1突变体低钾表型检测 | 第76-77页 |
3.4.3 ltr1突变体钾离子含量检测 | 第77页 |
3.4.4 ltr1突变体中LKS1基因表达量检测 | 第77-78页 |
3.5 ltr1回补材料鉴定及生理指标检测 | 第78-82页 |
3.5.1 ltr1回补材料的获得 | 第78-79页 |
3.5.2 ltr1回补材料低钾表型检测 | 第79-81页 |
3.5.3 ltr1回补材料钾离子含量检测 | 第81-82页 |
3.6 LTR1基因突变对其DNA结合活性的影响 | 第82-83页 |
3.6.1 酵母单杂交检测LTR1基因突变对其DNA结合活性的影响 | 第82页 |
3.6.2 体内验证LTR1基因突变对LKS1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82-83页 |
3.7 低钾处理对LKS1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83-85页 |
3.7.1 LTR1低钾诱导表达检测 | 第83-84页 |
3.7.2 低钾诱导ProLKS1:GUS材料检测 | 第84-85页 |
3.8 LTR1过表达材料鉴定及生理指标检测 | 第85-89页 |
3.8.1 LTR1过表达材料的获得 | 第85-86页 |
3.8.2 LTR1过表达材料低钾表型检测 | 第86-88页 |
3.8.3 LTR1过表达材料钾离子含量检测 | 第88-89页 |
3.9 遗传材料鉴定及表型检测 | 第89-92页 |
3.9.1 lks1/LTR1 OE遗传材料的构建及表型检测 | 第89-91页 |
3.9.2 ltr1/LKS1 OE遗传材料的构建及表型检测 | 第91-92页 |
3.10 ltr1突变体影响钾离子的吸收 | 第92-94页 |
3.10.1 ltr1突变体材料钾营养耗竭实验 | 第92-93页 |
3.10.2 根细胞钾离子电流检测 | 第93-94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94-95页 |
第五章 讨论与展望 | 第95-100页 |
5.1 LTR1参与钾离子以及硝酸根离子的吸收 | 第95页 |
5.2 LKS1基因低钾诱导情况 | 第95-96页 |
5.3 寻找LTR1互作的转录因子 | 第96-97页 |
5.4 LTR1参与调控拟南芥的根生长 | 第97-98页 |
5.5 展望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14页 |
致谢 | 第114-116页 |
作者简历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