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网构软件的软件协同框架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4-15页 |
·论文结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网构软件与相关技术概述 | 第17-27页 |
·网构软件基础理论 | 第17-21页 |
·网构软件的提出 | 第17-18页 |
·网构软件的特征 | 第18-19页 |
·网构软件的发展与挑战 | 第19-21页 |
·Petri网理论 | 第21页 |
·移动Agent技术理论 | 第21-24页 |
·软件体系结构概述 | 第24-26页 |
·软件体系结构的定义 | 第24-25页 |
·软件体系结构的意义 | 第25-26页 |
·层次风格的软件体系结构 | 第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面向网构软件的软件协同框架体系结构设计 | 第27-34页 |
·面向网构软件的软件协同框架 | 第27-28页 |
·协同框架系统的特点 | 第27-28页 |
·面向网构软件软件协同框架的设计需求 | 第28页 |
·协同框架体系结构的规约定义 | 第28-29页 |
·面向网构软件的协同模型 | 第29-30页 |
·面向网构软件的协同流程模型 | 第30-32页 |
·协同框架的总体架构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软件协同框架的基本原理与核心机制 | 第34-55页 |
·网构软件实体聚合模型 | 第34-39页 |
·网构实体聚合模型的Petri网描述 | 第34-36页 |
·实体匹配策略 | 第36-37页 |
·网构软件实体聚合建模算法 | 第37-39页 |
·算法分析 | 第39页 |
·基于移动Agent和XML的组装模型 | 第39-42页 |
·组装模型的构建 | 第39-41页 |
·网构软件聚合模型分层处理算法 | 第41页 |
·移动Agent的分配 | 第41-42页 |
·动态演化机制 | 第42-48页 |
·软件体系结构动态演化的概述 | 第42-44页 |
·动态更新时期 | 第44-45页 |
·影响因子与动态运行规则 | 第45-46页 |
·一致性与正确性 | 第46-47页 |
·几种基本的动态演化活动 | 第47-48页 |
·实例分析 | 第48-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五章 框架关键技术的实现 | 第55-69页 |
·系统开发平台 | 第55-59页 |
·JADE平台 | 第55-59页 |
·移动Agent的部署与运行 | 第59页 |
·原型系统结构 | 第59-61页 |
·原型系统协作图 | 第61-62页 |
·关键技术实现 | 第62-68页 |
·软件实体的检索 | 第62-64页 |
·网构软件实体聚合模型的实现 | 第64-65页 |
·组装模块 | 第65-67页 |
·动态演化模块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工作总结 | 第69-70页 |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