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5页 |
1.1 光电化学概述 | 第13-15页 |
1.1.1 光电化学发展 | 第13-14页 |
1.1.2 光电化学的工作原理 | 第14-15页 |
1.2 光电传感器概述 | 第15-22页 |
1.2.1 光电材料 | 第16-20页 |
1.2.1.1 无机光电材料 | 第16-17页 |
1.2.1.2 有机光电材料 | 第17-18页 |
1.2.1.3 复合型光电材料 | 第18-19页 |
1.2.1.4 其他光电材料 | 第19-20页 |
1.2.2 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应用 | 第20-22页 |
1.2.2.1 原位修饰法 | 第20页 |
1.2.2.2 层层自组装法 | 第20-21页 |
1.2.2.3 共价键连接法 | 第21页 |
1.2.2.4 吸附法 | 第21-22页 |
1.3 量子点概述 | 第22-33页 |
1.3.1 量子点的发光原理及特性 | 第22-25页 |
1.3.1.1 量子点的发光原理 | 第23-24页 |
1.3.1.2 量子点的光学特性 | 第24-25页 |
1.3.1.3 量子点电化学发光特性 | 第25页 |
1.3.2 量子点的合成 | 第25-29页 |
1.3.2.1 物理法 | 第26页 |
1.3.2.2 化学法 | 第26-29页 |
1.3.2.2.1 水相合成法 | 第27页 |
1.3.2.2.2 油相合成法 | 第27-28页 |
1.3.2.2.3 其他合成方法 | 第28-29页 |
1.3.3 量子点的应用 | 第29-33页 |
1.3.3.1 光催化应用 | 第29-30页 |
1.3.3.2 生物分析应用 | 第30-32页 |
1.3.3.3 电化学传感 | 第32-33页 |
1.4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33-35页 |
第二章 制备光敏材料CdS QDs并构建CdS QDs/TiO_2/ITO传感电极 | 第35-46页 |
2.1 前言 | 第35-3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6-39页 |
2.2.1 实验仪器 | 第36-37页 |
2.2.2 实验试剂及材料 | 第37页 |
2.2.3 试验方法 | 第37-39页 |
2.2.3.1 CdS量子点的合成 | 第37页 |
2.2.3.2 PEC传感器的制备 | 第37-39页 |
2.2.3.2.1 ITO电极的预处理 | 第37-38页 |
2.2.3.2.2 TiO_2浓度对电极性能的影响 | 第38页 |
2.2.3.2.3 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的影响 | 第38页 |
2.2.3.2.4 电极的修饰 | 第38页 |
2.2.3.2.5 表征手段 | 第38-39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9-45页 |
2.3.1 量子点的表征 | 第39-40页 |
2.3.2 TiO_2浓度对光电流响应的影响 | 第40页 |
2.3.3 煅烧时间对传感电极的影响 | 第40-42页 |
2.3.4 煅烧温度对传感电极的影响 | 第42-4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章 基于CdS QDs/TiO_2/ITO光电化学传感器测定食盐中的抗结剂亚铁氰化钾 | 第46-56页 |
3.1 前言 | 第46-4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7-49页 |
3.2.1 实验仪器 | 第47-48页 |
3.2.2 实验试剂及材料 | 第48页 |
3.2.3 试验方法 | 第48-49页 |
3.2.3.1 食盐样品的制备 | 第48页 |
3.2.3.2 优化工作波长 | 第48页 |
3.2.3.3 浸泡时间对光电流的影响 | 第48页 |
3.2.3.4 表征手段 | 第48-4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9-55页 |
3.3.1 传感示意图 | 第49-50页 |
3.3.2 工作波长对电极响应的影响 | 第50-51页 |
3.3.3 在[Fe(CN)_6]~(4-)溶液中浸泡时间对光电流的影响 | 第51-52页 |
3.3.4 不同电极的性能分析 | 第52-53页 |
3.3.5 食盐样品中[Fe(CN)_6]~(4-)含量的测定 | 第53-54页 |
3.3.6 传感体系的选择性 | 第54-5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基于CdS QDs/TiO_2/ITO光电化学传感器检测β-半乳糖苷酶的活性 | 第56-68页 |
4.1 前言 | 第56-57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7-60页 |
4.2.1 实验仪器 | 第57-58页 |
4.2.2 实验试剂及材料 | 第58页 |
4.2.3 试验方法 | 第58-60页 |
4.2.3.1 对硝基苯酚的浓度对信号的影响 | 第58-59页 |
4.2.3.2 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检测 | 第59页 |
4.2.3.3 选择性实验 | 第59页 |
4.2.3.4 表征手段 | 第59-60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0-66页 |
4.3.1 传感示意图 | 第60-62页 |
4.3.2 对硝基苯酚的检测 | 第62页 |
4.3.3 底物浓度对光电流响应的影响 | 第62-64页 |
4.3.4 酶促反应时间优化 | 第64页 |
4.3.5 β-半乳糖苷酶的测定 | 第64-65页 |
4.3.6 传感器的选择性测试 | 第65-6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