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住区户外环境层级化分类及品质提升策略研究--以大连市为例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8-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1.1.1 政府政策大力支持 | 第8-9页 |
1.1.2 既有住区户外环境品质提升内涵 | 第9-10页 |
1.1.3 既有住区户外环境现状问题 | 第10-11页 |
1.2 研究概况 | 第11-14页 |
1.2.1 研究对象 | 第11-13页 |
1.2.2 基本范畴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4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1.4 研究的意义 | 第15-16页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第16-19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5.2 研究框架 | 第18-19页 |
2 既有住区户外环境相关研究 | 第19-42页 |
2.1 国外住区外环境理论基础及实践概况 | 第19-25页 |
2.1.1 国外住区户外环境规划发展历程 | 第19-20页 |
2.1.2 国外住区户外外环境更新概况 | 第20-25页 |
2.2 国内住区外环境理论基础及实践概况 | 第25-30页 |
2.2.1 国内住区户外环境规划发展历程 | 第25-27页 |
2.2.2 国内住区户外环境更新概况 | 第27-30页 |
2.3 既有住区户外环境改造案例总结 | 第30-41页 |
2.3.1 改造案例介绍 | 第30-39页 |
2.3.2 案例改造手法总结 | 第39-4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3 大连市既有住区户外环境现状研究 | 第42-64页 |
3.1 大连市既有住区外环境的改造工程实践概况 | 第42-45页 |
3.1.1 大连市住宅建设概况 | 第42-43页 |
3.1.2 既有住宅户外环境改造工程时态研究 | 第43-45页 |
3.2 大连市既有住区外环境的实态调研 | 第45-55页 |
3.2.1 住区分布 | 第45-46页 |
3.2.2 空间形态特征 | 第46-47页 |
3.2.3 调研住区概况 | 第47-55页 |
3.3 既有住区户外环境要素层级化分类调研 | 第55-63页 |
3.3.1 要素分层依据 | 第55-56页 |
3.3.2 调研对象 | 第56-58页 |
3.3.3 调研内容 | 第58-6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4 既有住区户外环境各层级要素分类及问题总结 | 第64-81页 |
4.1 既有住区户外环境层级要素分类 | 第64-68页 |
4.1.1 以城市公共生活与管理为主导的住区层 | 第64-65页 |
4.1.2 以交往活动空间为主导的组团层级 | 第65-66页 |
4.1.3 与住区空间密切相关的住栋层 | 第66-68页 |
4.2 住区户外环境各层级要素问题总结 | 第68-80页 |
4.2.1 住区层级问题分析 | 第70-71页 |
4.2.2 组团层级问题分析 | 第71-75页 |
4.2.3 住栋层级问题分析 | 第75-8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5 既有住区户外环境分层品质提升策略 | 第81-104页 |
5.1 住区户外环境改造的目标及原则 | 第81-83页 |
5.1.1 对比新建住区标准的改造目标 | 第81-82页 |
5.1.2 住区改造原则 | 第82-83页 |
5.2 常规改造策略 | 第83-92页 |
5.2.1 住区层次更新方法 | 第83-87页 |
5.2.2 组团层次更新方法 | 第87-91页 |
5.2.3 住栋层次更新方法 | 第91-92页 |
5.3 特殊性改造策略 | 第92-95页 |
5.3.1 适老化更新方法 | 第92-93页 |
5.3.2 有机更新方法 | 第93-95页 |
5.4 户外环境更新试设计——以台山小区为例 | 第95-103页 |
5.4.1 现状问题 | 第95-98页 |
5.4.2 更新设计方案 | 第98-10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结论 | 第104-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09页 |
附录A 户外环境要素使用需求度调查问卷 | 第109-111页 |
附录B 调研住区要素信息标注计量表 | 第111-13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35-136页 |
致谢 | 第136-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