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生物油概述 | 第9-10页 |
1.2 生物油加氢脱氧催化剂 | 第10-18页 |
1.2.1 硫化物催化剂 | 第10-12页 |
1.2.2 贵金属催化剂 | 第12-13页 |
1.2.3 非晶态催化剂 | 第13-14页 |
1.2.4 其它催化剂 | 第14-16页 |
1.2.5 载体对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 第16-18页 |
1.3 论文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1.4 论文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19页 |
1.5 课题来源 | 第19-20页 |
第2章 Co-Ru/MCM-41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加氢脱氧性能研究 | 第20-29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20-22页 |
2.1.1 实验药品和主要仪器 | 第20-21页 |
2.1.2 Co-Ru/MCM-41催化剂的制备 | 第21页 |
2.1.3 Co-Ru/MCM-41催化剂的表征 | 第21-22页 |
2.1.4 Co-Ru/MCM-41催化剂的性能测试 | 第22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22-28页 |
2.2.1 Co-Ru/MCM-41催化剂XRD表征 | 第22-23页 |
2.2.2 Co-Ru/MCM-41催化剂FT-IR表征 | 第23页 |
2.2.3 Co-Ru/MCM-41催化剂BET表征 | 第23-25页 |
2.2.4 Co-Ru/MCM-41催化剂XPS表征 | 第25-26页 |
2.2.5 Co-Ru/MCM-41催化剂对对甲酚HDO性能测试 | 第26-28页 |
2.3 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Co-Ru/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加氢脱氧性能研究 | 第29-37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29-31页 |
3.1.1 实验药品和主要仪器 | 第29-30页 |
3.1.2 Co-Ru/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 | 第30页 |
3.1.3 Co-Ru/Al_2O_3催化剂的表征 | 第30-31页 |
3.1.4 Co-Ru/Al_2O_3催化剂的性能测试 | 第31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31-36页 |
3.2.1 Co-Ru/Al_2O_3催化剂XRD表征 | 第31-32页 |
3.2.2 Co-Ru/Al_2O_3催化剂FT-IR表征 | 第32页 |
3.2.3 Co-Ru/Al_2O_3催化剂BET表征 | 第32-34页 |
3.2.4 Co-Ru/Al_2O_3催化剂对对甲酚HDO性能测试 | 第34-36页 |
3.3 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Ru/Co-Al-O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加氢脱氧性能研究 | 第37-46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37-39页 |
4.1.1 实验药品和主要仪器 | 第37-38页 |
4.1.2 Ru/Co-Al-O催化剂的制备 | 第38页 |
4.1.3 Ru/Co-Al-O催化剂的表征 | 第38-39页 |
4.1.4 Ru/Co-Al-O催化剂的性能测试 | 第39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39-45页 |
4.2.1 Ru/Co-Al-O催化剂XRD表征 | 第39-40页 |
4.2.2 FT-IR表征分析 | 第40-41页 |
4.2.3 BET表征分析 | 第41-42页 |
4.2.4 XPS表征分析 | 第42-43页 |
4.2.5 Ru/Co-Al-O负载型催化剂的HDO活性 | 第43-45页 |
4.3 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磁性Pt/NiO-Al_2O_3@Fe_3O_4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加氢脱氧性能研究 | 第46-56页 |
5.1 实验部分 | 第46-48页 |
5.1.1 实验药品和主要仪器 | 第46-47页 |
5.1.2 磁性Pt/NiO-Al_2O_3@Fe_3O_4催化剂的制备 | 第47-48页 |
5.1.3 磁性Pt/NiO-Al_2O_3@Fe_3O_4催化剂的表征 | 第48页 |
5.1.4 磁性Pt/NiO-Al_2O_3@Fe_3O_4催化剂的性能测试 | 第48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48-55页 |
5.2.1 磁性Pt/NiO-Al_2O_3@Fe_3O_4催化剂XRD表征 | 第48-49页 |
5.2.2 FT-IR表征分析 | 第49-50页 |
5.2.3 DTA-TG表征分析 | 第50-51页 |
5.2.4 XPS表征分析 | 第51页 |
5.2.5 振动样品磁强计分析(VSM) | 第51-52页 |
5.2.6 磁性Pt/NiO-Al_2O_3@Fe_3O_4催化剂的HDO活性 | 第52-55页 |
5.3 小结 | 第55-5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6.1 结论 | 第56-57页 |
6.2 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