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 研究内容与主要创新点 | 第17-2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2章 工程施工风险分析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2.1 风险理论概述 | 第20-22页 |
2.1.1 基本概念 | 第20-21页 |
2.1.2 风险的特征 | 第21-22页 |
2.1.3 风险的评定 | 第22页 |
2.2 风险管理与控制 | 第22-25页 |
2.2.1 风险分析 | 第22-24页 |
2.2.2 风险管理理论 | 第24页 |
2.2.3 转体施工法施工桥梁工程中存在的风险 | 第24-25页 |
2.3 矩阵分析法在风险控制中的应用 | 第25-26页 |
第3章 桥梁转体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6-35页 |
3.1 转体施工法中风险的识别过程 | 第26-30页 |
3.1.1 桥梁转体施工法中风险识别 | 第26-27页 |
3.1.2 转体施工法中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 | 第27-30页 |
3.2 桥梁转体施工风险因素 | 第30-33页 |
3.2.1 支架搭设过程存在的施工风险 | 第30-31页 |
3.2.2 转体施工风险 | 第31-32页 |
3.2.3 桥面系与合拢段施工风险 | 第32-33页 |
3.3 桥梁转体施工风险评价指标 | 第33-35页 |
第4章 基于风险矩阵分析法的桥梁转体施工风险评价模型 | 第35-46页 |
4.1 桥梁转体施工风险等级判断标准 | 第35-37页 |
4.2 传统风险矩阵分析法在施工风险中的应用与局限 | 第37-39页 |
4.2.1 传统风险矩阵分析法在施工风险中的应用 | 第37-38页 |
4.2.2 传统风险矩阵分析法在转体施工风险评价运用中的局限 | 第38-39页 |
4.3 风险矩阵评估的优化 | 第39-46页 |
4.3.1 风险评价体系的优化 | 第39-40页 |
4.3.2 风险损失子因素分析 | 第40-43页 |
4.3.3 风险因素权重分配 | 第43-46页 |
第5章 实例应用 | 第46-52页 |
5.1 风险矩阵分析法改进模型的运用 | 第46-50页 |
5.1.1 桥梁转体施工安全风险识别 | 第46-47页 |
5.1.2 桥梁转体施工风险等级评估 | 第47-50页 |
5.1.3 评价结果分析 | 第50页 |
5.2 风险控制措施 | 第50-5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3页 |
6.1 结论 | 第52页 |
6.2 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