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18页 |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1.2 气体轴承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 第10-13页 |
| 1.3 气体轴承的研究概况 | 第13-17页 |
| 1.3.1 气体轴承的国外研究与应用 | 第13-15页 |
| 1.3.2 气体轴承的国内研究与应用 | 第15-17页 |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2 高速微通槽静压气体轴承建模及基本理论分析 | 第18-29页 |
| 2.1 高速静压气体轴承的主轴结构 | 第18-19页 |
| 2.2 微通槽静压气体轴承结构模型的建立 | 第19-22页 |
| 2.2.1 无微通槽小孔节流静压气体轴承的结构 | 第19-20页 |
| 2.2.2 开设轴向微通槽的静压气体轴承结构 | 第20-21页 |
| 2.2.3 开设周向微通槽的静压气体轴承结构 | 第21-22页 |
| 2.2.4 开设轴向和周向微通槽的静压气体轴承结构 | 第22页 |
| 2.3 静压气体轴承的基本理论 | 第22-26页 |
| 2.3.1 基本假设 | 第22-23页 |
| 2.3.2 气体力学的基本方程 | 第23-25页 |
| 2.3.3 雷诺方程的推导 | 第25-26页 |
| 2.4 利用Fluent软件求解气体润滑问题 | 第26-28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3 高速微通槽静压气体轴承静特性及流场特性分析 | 第29-43页 |
| 3.1 静压气体轴承静特性的计算流体力学基本理论 | 第29-32页 |
| 3.2 微通槽静压气体轴承模型求解条件的建立 | 第32-34页 |
| 3.2.1 微通槽静压气体轴承结构参数的设计 | 第32页 |
| 3.2.2 四种模型网格的划分 | 第32-33页 |
| 3.2.3 边界条件的设置 | 第33-34页 |
| 3.3 Fluent求解结果分析 | 第34-42页 |
| 3.3.1 四种模型的气膜流场分析 | 第34-37页 |
| 3.3.2 微通槽对静压气体轴承的作用 | 第37-41页 |
| 3.3.3 不同偏心率下微通槽对静压气体轴承的影响 | 第41-42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4 周向微通槽结构参数对轴承静特性及流场特性的影响 | 第43-51页 |
| 4.1 微通槽周向角对轴承承载力及流场特性的影响 | 第43-46页 |
| 4.1.1 不同周向角微通槽静压气体轴承的模型建立 | 第43-44页 |
| 4.1.2 周向角对轴承承载力及流场特性的影响分析 | 第44-46页 |
| 4.2 微通槽槽深槽宽对轴承静特性的影响 | 第46-48页 |
| 4.2.1 深度对轴承静特性的影响分析 | 第47页 |
| 4.2.2 宽度对轴承静特性的影响分析 | 第47-48页 |
| 4.3 微通槽截面形状对轴承静特性的影响 | 第48-50页 |
| 4.3.1 不同截面形状的周向微通槽静压气体轴承模型的建立 | 第48-49页 |
| 4.3.2 截面形状对轴承静特性的影响分析 | 第49-50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5 高速微通槽静压气体轴承动特性及转子模态分析 | 第51-61页 |
| 5.1 基于Fluent静压气体轴承动特性的理论分析 | 第51-54页 |
| 5.2 轴承动特性仿真结果分析 | 第54-55页 |
| 5.2.1 扰动频率对动特性的影响 | 第54页 |
| 5.2.2 供气压力对动特性的影响 | 第54-55页 |
| 5.3 静压气体轴承转子模态分析 | 第55-60页 |
| 5.3.1 模态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55-56页 |
| 5.3.2 模态分析过程 | 第56-57页 |
| 5.3.3 模态结果与计算分析 | 第57-60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结论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