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目的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9页 |
1.2.1 国内外PPP模式风险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国内外PPP项目风险分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3 国内外讨价还价博弈模型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第19-2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1.3.4 研究创新点 | 第23-25页 |
第2章 公路工程PPP项目风险分担相关理论 | 第25-47页 |
2.1 公路工程PPP项目概述与效用性分析 | 第25-28页 |
2.1.1 PPP模式的定义及特征 | 第25-27页 |
2.1.2 PPP模式在基础设施项目实际运作中的基本组织模式 | 第27页 |
2.1.3 公路工程PPP项目的效用性分析 | 第27-28页 |
2.2 公路工程PPP项目风险概述 | 第28-31页 |
2.2.1 公路工程PPP项目风险的概念 | 第28-29页 |
2.2.2 公路工程PPP项目风险的要素 | 第29-30页 |
2.2.3 公路工程PPP项目风险形成机理分析 | 第30-31页 |
2.3 讨价还价博弈相关理论概述与适用性分析 | 第31-34页 |
2.3.1 博弈论的相关概念 | 第31-33页 |
2.3.2 讨价还价博弈经典模型及适用性分析 | 第33-34页 |
2.4 公路工程PPP项目风险分担的概述 | 第34-45页 |
2.4.1 公路工程PPP项目风险分担的概念及原则 | 第35-37页 |
2.4.2 公路工程PPP项目风险分担主体与客体 | 第37-42页 |
2.4.3 公路工程PPP项目三方风险分担讨价还价流程 | 第42-4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3章 公路工程PPP项目三方博弈下的风险 | 第47-77页 |
3.1 风险识别的原则、步骤及主要方法 | 第47-53页 |
3.1.1 风险识别的原则 | 第47-48页 |
3.1.2 风险识别的主要步骤 | 第48-50页 |
3.1.3 公路工程PPP项目风险识别方法 | 第50-53页 |
3.2 公路工程PPP项目三方博弈下的风险及风险源分类 | 第53-56页 |
3.2.1 公路工程PPP项目风险工作分解 | 第53-54页 |
3.2.2 公路工程PPP项目风险源的划分 | 第54-56页 |
3.3 公路工程PPP项目三方博弈下风险空间的建立 | 第56-75页 |
3.3.1 风险目标的确认 | 第57页 |
3.3.2 影响目标风险的中间风险的确定 | 第57页 |
3.3.3 影响中间风险的主要因素确定及关系层的建立 | 第57-7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4章 不完全信息下公路工程PPP项目风险初次分配讨价还价模型 | 第77-93页 |
4.1 风险偏好下公路工程PPP项目风险博弈分析 | 第77-80页 |
4.1.1 模型基本要素 | 第77-78页 |
4.1.2 模型基本假设 | 第78-79页 |
4.1.3 模型的构建及结果分析 | 第79-80页 |
4.2 讨价还价博弈均衡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 第80-81页 |
4.2.1 讨价还价博弈均衡解的存在性 | 第80页 |
4.2.2 讨价还价博弈均衡解的唯一性 | 第80-81页 |
4.3 不完全信息下的海萨尼转换 | 第81页 |
4.4 不完全信息下讨价还价模型构建 | 第81-86页 |
4.4.1 模型假设 | 第81-82页 |
4.4.2 模型参数的讨论 | 第82-83页 |
4.4.3 模型的构建 | 第83-86页 |
4.5 不完全信息下讨价还价博弈模型的求解 | 第86-91页 |
4.5.1 模型的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解 | 第86-90页 |
4.5.2 模型解的说明 | 第90-91页 |
4.6 讨价还价模型下公路工程PPP项目风险初次分担结果 | 第9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第5章 完全信息下公路工程PPP项目风险再次分配讨价还价模型 | 第93-105页 |
5.1 风险偏好下公路工程PPP项目风险博弈分析 | 第93-96页 |
5.1.1 模型基本要素 | 第93-94页 |
5.1.2 模型基本假设 | 第94-95页 |
5.1.3 模型的构建及结果分析 | 第95-96页 |
5.2 完全信息下讨还价模型构建 | 第96-100页 |
5.2.1 模型基本假设 | 第96-97页 |
5.2.2 模型参数的讨论 | 第97-98页 |
5.2.3 模型的构建 | 第98-100页 |
5.3 完全信息下讨价还价博弈模型的求解 | 第100-103页 |
5.3.1 完全信息下讨价还价模型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解 | 第100-102页 |
5.3.2 完全信息下讨还价模型解的说明 | 第102-103页 |
5.4 讨价还价模型下公路工程PPP项目风险再次分担结果 | 第10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3-105页 |
第6章 讨价还价模型下公路工程PPP项目风险分担计算机系统 | 第105-115页 |
6.1 VB语言计算机风险分担系统总体设计 | 第105-106页 |
6.2 风险分担系统的操作过程 | 第106-114页 |
6.3 部分程序代码 | 第114-115页 |
第7章 案例分析 | 第115-143页 |
7.1 项目介绍 | 第115-118页 |
7.1.1 项目背景 | 第115-117页 |
7.1.2 项目风险分担的必要性 | 第117-118页 |
7.2 基于讨价还价模型的项目风险分担 | 第118-141页 |
7.2.1 项目风险分担主体 | 第118页 |
7.2.2 项目风险分担客体 | 第118-123页 |
7.2.3 项目风险分担过程 | 第123-124页 |
7.2.4 基于不完全信息下讨价还价模型的项目风险初次分配 | 第124-132页 |
7.2.5 基于完全信息下讨价还价模型的项目风险再次分配 | 第132-138页 |
7.2.6 基于讨价还价模型的项目风险分担结果 | 第138-141页 |
7.3 政策建议 | 第141页 |
7.3.1 消除项目参与方地位的不对称性 | 第141页 |
7.3.2 构建有效的沟通渠道 | 第141页 |
7.3.3 完善激励机制 | 第141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141-143页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43-145页 |
8.1 研究结论 | 第143-144页 |
8.2 研究展望 | 第144-145页 |
致谢 | 第145-147页 |
参考文献 | 第147-151页 |
附录A 调查表 | 第151-161页 |
调查表一 | 第151-154页 |
调查表二 | 第154-156页 |
调查表三 | 第156-158页 |
调查表四 | 第158-161页 |
附录B 风险分担计算机系统部分程序代码 | 第161-16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