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生活、居住、交通论文

西安市城镇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激励机制研究--以灞桥区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意义第13页
        1.2.1 理论意义第13页
        1.2.2 现实意义第13页
    1.3 研究目标第13页
    1.4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5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5.1 文献法第14页
        1.5.2 问卷调查法第14页
        1.5.3 访谈法第14-15页
    1.6 技术路线第15-16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6-28页
    2.1 相关概念和理论介绍第16-22页
        2.1.1 相关概念第16-17页
        2.1.2 理论基础第17-22页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第22-28页
        2.2.1 国内研究现状第22-23页
        2.2.2 国外研究现状第23-25页
        2.2.3 文献评述第25-28页
第三章 灞桥区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现状及数据分析第28-50页
    3.1 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现状第28-29页
    3.2 预调查第29-31页
        3.2.1 信度分析第29-30页
        3.2.2 效度分析第30-31页
    3.3 有效样本统计第31页
    3.4 个人基本情况描述性分析第31-33页
    3.5 各维度频数及描述性分析第33-38页
        3.5.1 受尊重及重视程度频数及描述性分析第33-34页
        3.5.2 社会关系及归属感频数及描述性分析第34-36页
        3.5.3 成长关怀频数及描述性分析第36-38页
    3.6 定类数据对各变量的影响结果第38-46页
        3.6.1 不同性别对各变量的影响第38-39页
        3.6.2 不同年龄段对各变量影响第39-41页
        3.6.3 不同社区工作年限对各变量影响第41页
        3.6.4 不同学历对各变量的影响第41-43页
        3.6.5 不同专业对各变量的影响第43页
        3.6.6 不同职务对各变量的影响第43-45页
        3.6.7 不同收入对各变量的影响第45-46页
    3.7 实证研究的结论第46-50页
第四章 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第50-56页
    4.1 缺乏工资增长机制第50-51页
    4.2 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社会认可度不足第51-52页
    4.3 社区内部人文关怀环境不佳第52-53页
    4.4 成长关怀激励机制不健全第53-56页
        4.4.1 培训机制不完善第53页
        4.4.2 考核方式不符合实际第53-54页
        4.4.3 上升机制有限第54-56页
第五章 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激励机制的对策建议第56-62页
    5.1 建立工资增长机制第56-57页
    5.2 提高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的社会受尊重度第57-58页
    5.3 打造社区内部人文关怀环境第58页
    5.4 完善成长关怀与激励机制第58-62页
        5.4.1 建立完善的业务培训机制第58-59页
        5.4.2 改进绩效考核方式第59-60页
        5.4.3 打通职业上升渠道第60-62页
结论第62-64页
附录 1第64-68页
附录 2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致谢第74-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居站分离对西安市社区治理的价值与路径研究
下一篇: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中的管理资源配置问题研究--以西安市雁塔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