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线载波通信自适应阻抗匹配方法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基本构成和特点 | 第10-12页 |
1.2.1 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基本构成 | 第10-11页 |
1.2.2 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特点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1 电力线载波通信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3.2 信道建模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3 阻抗匹配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16页 |
第2章 中压电力线通信信道建模与特性分析 | 第16-29页 |
2.1 电力线信道的基本理论分析 | 第16-18页 |
2.1.1 传输线的等效电路 | 第16-17页 |
2.1.2 传输线方程 | 第17-18页 |
2.1.3 输入阻抗的计算方法 | 第18页 |
2.2 基于支路追加法的中压配电网信道建模 | 第18-23页 |
2.2.1 电力传输线电气参数的计算 | 第18-20页 |
2.2.2 建立信道模型 | 第20-23页 |
2.3 仿真验证及结果分析 | 第23-24页 |
2.4 中压配电网电力线信道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24-27页 |
2.4.1 线路长度对信道特性的影响 | 第24-25页 |
2.4.2 负载性质及阻抗大小对信道特性的影响 | 第25-27页 |
2.4.3 分支数目对信道特性的影响 | 第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3章 载波通信自适应阻抗匹配电路设计 | 第29-42页 |
3.1 阻抗匹配基本理论 | 第29-30页 |
3.1.1 阻抗匹配原理 | 第29-30页 |
3.1.2 转换功率增益 | 第30页 |
3.2 Smith圆图理论分析 | 第30-32页 |
3.3 阻抗匹配网络的选择 | 第32-33页 |
3.4 自适应阻抗匹配网络的设计 | 第33-38页 |
3.4.1 自适应调谐系统的设计 | 第33-34页 |
3.4.2 匹配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 | 第34-37页 |
3.4.3 阻抗匹配元件参数的计算方法 | 第37-38页 |
3.5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38-4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窄带载波通信宽频阻抗匹配方法研究 | 第42-53页 |
4.1 宽频阻抗匹配问题整体模型 | 第42-44页 |
4.1.1 阻抗匹配模型描述 | 第42-43页 |
4.1.2 变压器阻抗变换电路 | 第43-44页 |
4.2 宽频阻抗匹配网络的选择与参数计算 | 第44-49页 |
4.2.1 匹配网络的选择 | 第44-46页 |
4.2.2 匹配网络参数的求解 | 第46-49页 |
4.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9-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其他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