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导向装置及其弧形缠绕姿态设计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纤维缠绕技术 | 第10-13页 |
1.3.1 复合材料应用状况 | 第10-11页 |
1.3.2 缠绕机的类型 | 第11页 |
1.3.3 缠绕成型工艺类型 | 第11-12页 |
1.3.4 纤维缠绕方式 | 第12-13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3-16页 |
1.4.1 纤维导向装置和纤维缠绕姿态发展 | 第13页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3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4 国内纤维缠绕技术发展趋势 | 第15页 |
1.4.5 国内外对比 | 第15-16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纤维导向装置结构设计 | 第17-38页 |
2.1 CNG气瓶缠绕技术 | 第17页 |
2.2 缠绕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 | 第17-19页 |
2.3 纤维缠绕机结构设计 | 第19-23页 |
2.3.1 总体结构设计 | 第19页 |
2.3.2 机体结构 | 第19-20页 |
2.3.3 主轴系统 | 第20-21页 |
2.3.4 纤维导向装置 | 第21-22页 |
2.3.5 浸胶装置 | 第22-23页 |
2.3.6 张力控制装置 | 第23页 |
2.4 纤维导向装置结构设计与分析 | 第23-34页 |
2.4.1 横向运动机构设计 | 第23-25页 |
2.4.2 纵向运动机构设计 | 第25-29页 |
2.4.3 旋转装置结构设计 | 第29-30页 |
2.4.4 纤维分线机构设计 | 第30-31页 |
2.4.5 上板受力分析 | 第31-32页 |
2.4.6 出纱环受力分析 | 第32-33页 |
2.4.7 纤维导向装置横向受力分析 | 第33-34页 |
2.5 纤维导向装置模态分析 | 第34-3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弧形缠绕姿态数学模型 | 第38-50页 |
3.1 缠绕芯模 | 第38-39页 |
3.2 环向缠绕数学模型 | 第39-40页 |
3.3 纵向缠绕数学模型 | 第40-42页 |
3.3.1 纵向缠绕直筒段 | 第41页 |
3.3.2 纵向缠绕圆弧段 | 第41-42页 |
3.4 螺旋缠绕数学模型 | 第42-49页 |
3.4.1 直筒段数学模型 | 第42-43页 |
3.4.2 圆弧段中心角计算 | 第43-45页 |
3.4.3 落纱点与芯模转角数学模型计算 | 第45-47页 |
3.4.4 圆弧段纤维的运动分析 | 第47-48页 |
3.4.5 出纱环翻转角度分析 | 第48-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纤维缠绕试验分析 | 第50-62页 |
4.1 纤维缠绕芯模转角与线型关系 | 第50-52页 |
4.2 NC轨迹编程 | 第52-56页 |
4.2.1 纤维缠绕的运动关系 | 第52-53页 |
4.2.2 NC轨迹生成方法 | 第53-54页 |
4.2.3 起始位置轨迹转换 | 第54-55页 |
4.2.4 圆弧段轨迹转换 | 第55页 |
4.2.5 直筒段轨迹转换 | 第55-56页 |
4.3 纤维缠绕试验 | 第56-61页 |
4.3.1 纤维缠绕试验前期 | 第56-58页 |
4.3.2 缠绕试验 | 第58-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3页 |
5.1 论文总结 | 第62页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