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务自主治理理论下居委会与业委会关系协同研究--以上海市S区Z街道为例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导论 | 第9-15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三、论文结构 | 第12-13页 |
四、研究目标、内容、拟解决的问题 | 第13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六、研究难点及价值意义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 第15-20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一)社区自治 | 第15-16页 |
(二)居委会与业委会职能范围 | 第16-17页 |
二、理论依据 | 第17-20页 |
(一)公共事务自主治理理论概述 | 第17-18页 |
(二)公共事务自主治理理论的原则 | 第18-20页 |
第二章 Z街道社区自治深描 | 第20-24页 |
一、Z街道社区自治总体情况概述 | 第20-22页 |
(一)Z街道情况概述 | 第20页 |
(二)Z街道自治情况概述 | 第20-22页 |
二、Z街道居委会与业委会工作现状 | 第22-24页 |
(一)Z街道居委会工作现状 | 第22-23页 |
(二)Z街道业委会工作现状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居委会与业委会自治比较 | 第24-30页 |
一、自治意愿:政府激励与利益诱导 | 第24-26页 |
(一)居委会层面 | 第24-25页 |
(二)业委会层面 | 第25-26页 |
二、自治团体:行政引领与个体运行 | 第26-27页 |
(一)居委会层面 | 第26页 |
(二)业委会层面 | 第26-27页 |
三、自治能力:被动获得与探索为主 | 第27-28页 |
(一)居委会层面 | 第27-28页 |
(二)业委会层面 | 第28页 |
四、自治规范:政府供给与业主出台 | 第28-30页 |
(一)居委会层面 | 第28-29页 |
(二)业委会层面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居委会与业委会关系协同下矛盾解析 | 第30-35页 |
一、问题与矛盾 | 第30-34页 |
(一)围绕业委会产生的矛盾 | 第30-31页 |
(二)围绕社区资源产生的矛盾 | 第31-32页 |
(三)围绕社区治理权产生的矛盾 | 第32-34页 |
二、产生原因解析 | 第34-35页 |
(一)自治意愿相关分析 | 第34页 |
(二)自治团体相关分析 | 第34页 |
(三)自治知识相关分析 | 第34页 |
(四)自治规范相关分析 | 第34-35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 第35-41页 |
一、结论 | 第35-36页 |
二、对策建议 | 第36-41页 |
(一)建立互动沟通机制 | 第36-37页 |
(二)打造角色互换机制 | 第37-38页 |
(三)实施第三方托管机制 | 第38-39页 |
(四)推行激励保障机制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后记 | 第44-4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