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S.A.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的创伤书写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23页 |
一、S.A.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创伤经历与文学创作 | 第9-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三、创伤理论与创伤叙事 | 第18-20页 |
四、研究意义 | 第20-23页 |
第一章 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中的个体创伤 | 第23-35页 |
第一节 个体生命的创伤体验 | 第23-29页 |
一、个体的情感创伤 | 第23-25页 |
二、个体的创伤记忆 | 第25-27页 |
三、个体的命运创伤 | 第27-29页 |
第二节 “小人物”的个体创伤 | 第29-35页 |
一、儿童的童年创伤 | 第29-31页 |
二、女兵的性别创伤 | 第31-32页 |
三、娃娃兵的信仰创伤 | 第32-35页 |
第二章 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中的集体创伤 | 第35-51页 |
第一节 边缘群体的集体创伤 | 第35-42页 |
一、情爱之殇 | 第35-37页 |
二、生死之殇 | 第37-42页 |
第二节 民族的集体创伤记忆 | 第42-51页 |
一、科技之殇 | 第42-45页 |
二、生态之殇 | 第45-51页 |
第三章 阿列克谢耶维奇创伤书写的叙事艺术 | 第51-65页 |
第一节 口述实录——创伤的苦难见证 | 第51-55页 |
一、小人物的情感性叙事 | 第51-53页 |
二、作者的缺席与在场 | 第53-55页 |
第二节 回忆复现——创伤的时空呈现 | 第55-58页 |
一、历史与现实的时空交错 | 第55-57页 |
二、心理时间与意识空间 | 第57-58页 |
第三节 多声部复调手法——创伤的真实书写 | 第58-65页 |
一、叙事视角的多元化 | 第59-60页 |
二、叙事语言的呈现 | 第60-62页 |
三、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 第62-65页 |
第四章 创伤的拯救与复原 | 第65-73页 |
第一节 倾听与见证:创伤真实历史的复现 | 第65-67页 |
第二节 爱:克服创伤的途径 | 第67-69页 |
一、阿列克谢耶维奇的苦难叙事 | 第67-68页 |
二、爱的拯救 | 第68-69页 |
第三节 真善美:创伤的救赎之道 | 第69-73页 |
一、善恶伦理问题的关注 | 第69-71页 |
二、人道主义诉求 | 第71-73页 |
结语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