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化学分析与鉴定论文

白木香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核心种质的初步构建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17页
    1.1 白木香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第11-13页
        1.1.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及意义第11页
        1.1.2 白木香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第11-13页
    1.2 核心种质的研究进展第13-15页
        1.2.1 核心种质的概念与发展第13-14页
        1.2.2 核心种质的应用现状第14-15页
    1.3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5-17页
        1.3.1 研究背景第15-16页
        1.3.2 研究意义第16-17页
第二章 白木香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第17-34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17-20页
        2.1.1 材料第17-18页
        2.1.2 试剂第18页
        2.1.3 仪器第18页
        2.1.4 方法第18-20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0-32页
        2.2.1 基因组DNA质量与纯度的检测第20页
        2.2.2 引物与PCRpremix的筛选结果第20-24页
        2.2.3 引物退火温度的优选第24页
        2.2.4 核酸染料与染色方法的优选第24-26页
        2.2.5 白木香ISSR反应体系的优化结果与应用第26-27页
        2.2.6 12条ISSR引物的多态性分析第27-28页
        2.2.7 白木香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第28-29页
        2.2.8 白木香居群间的遗传距离第29-31页
        2.2.9 白木香居群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分化第31页
        2.2.10 白木香居群的聚类分析结果第31-32页
    2.3 讨论第32-34页
第三章 不同居群白木香叶的表型多样性研究第34-46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4-36页
        3.1.1 材料第34页
        3.1.2 方法第34-36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6-45页
        3.2.1 表型性状的统计结果第36-38页
        3.2.2 表型数量性状差异性大小和遗传分化程度第38-39页
        3.2.3 各居群白木香的表型变异特征多重比较第39-40页
        3.2.4 不同性状在不同居群内的表型多样性第40-43页
        3.2.5 不同表型性状对白木香表型差异的贡献大小第43-44页
        3.2.6 不同表型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第44-45页
    3.3 讨论第45-46页
第四章 白木香核心种质的初步构建第46-56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6-47页
        4.1.1 材料第46页
        4.1.2 方法第46-47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47-54页
        4.2.1 不同抽样方法和比例的抽样结果第47-51页
        4.2.2 抽样方法的确定第51页
        4.2.3 抽样比例的确定第51页
        4.2.4 代表性评价与核心种质构建结果第51-54页
    4.3 讨论第54-56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6-58页
    5.1 总结第56-57页
    5.2 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3页
致谢第63-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金葡菌皮肤感染模型研究及多枝雾水葛干预作用
下一篇:基于网络药理学初步探讨益气活血药延缓血管衰老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