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电磁分析与转子动力学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9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 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5-27页 |
1.2.1 高速电机现状 | 第15-22页 |
1.2.2 电源特性分析 | 第22-23页 |
1.2.3 电磁损耗计算 | 第23-25页 |
1.2.4 磁场解析方法 | 第25-26页 |
1.2.5 动力学特性分析 | 第26-27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第2章 高速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电源特性分析 | 第29-55页 |
2.1 引言 | 第29页 |
2.2 正弦PWM逆变电路输出特性分析 | 第29-33页 |
2.2.1 正弦PWM逆变电路工作原理 | 第29-30页 |
2.2.2 正弦PWM逆变电路谐波计算 | 第30-33页 |
2.3 非正弦PWM逆变电路输出特性分析 | 第33-49页 |
2.3.1 非正弦PWM逆变电路工作原理 | 第33-35页 |
2.3.2 非正弦PWM逆变电路谐波计算 | 第35-44页 |
2.3.3 计算机仿真和实验结果 | 第44-49页 |
2.4 基于谐波注入PWM的纹波电流抑制方法 | 第49-54页 |
2.4.1 谐波注入PWM的实现方法 | 第49-52页 |
2.4.2 纹波电流抑制的实验结果 | 第52-5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3章 高速同步电机电磁损耗计算 | 第55-87页 |
3.1 引言 | 第55页 |
3.2 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电磁损耗计算模型 | 第55-70页 |
3.2.1 高频绕组损耗计算模型 | 第55-60页 |
3.2.2 高频铁心损耗计算模型 | 第60-63页 |
3.2.3 高频转子涡流损耗计算模型 | 第63-66页 |
3.2.4 电磁损耗等效计算模型 | 第66-70页 |
3.3 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电磁损耗影响因素分析 | 第70-80页 |
3.3.1 激励电源对电磁损耗的影响 | 第72-75页 |
3.3.2 开关频率对电磁损耗的影响 | 第75-76页 |
3.3.3 调制比对电磁损耗的影响 | 第76-78页 |
3.3.4 过载倍数对电磁损耗的影响 | 第78-80页 |
3.4 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电磁损耗的实验验证 | 第80-86页 |
3.4.1 机械损耗分离前实验结果分析 | 第80-83页 |
3.4.2 机械损耗分离后实验结果分析 | 第83-8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4章 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磁场解析 | 第87-111页 |
4.1 引言 | 第87页 |
4.2 无槽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磁场计算 | 第87-95页 |
4.2.1 载流线圈组的磁场解析 | 第87-92页 |
4.2.2 电枢反应磁场和励磁磁场 | 第92-95页 |
4.3 有槽高速永磁电机气隙比磁导计算 | 第95-105页 |
4.3.1 复数齿槽解析模型的建立 | 第96-97页 |
4.3.2 复数齿槽模型的保角变换 | 第97-101页 |
4.3.3 气隙比磁导的有限元验证 | 第101-105页 |
4.4 有槽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磁场计算 | 第105-110页 |
4.4.1 电枢反应磁场的解析结果和有限元结果 | 第105-106页 |
4.4.2 永磁体励磁磁场的解析结果和有限元结果 | 第106-107页 |
4.4.3 主要性能指标的解析结果和有限元结果 | 第107-11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10-111页 |
第5章 高速电机机电耦合转子动力学分析 | 第111-141页 |
5.1 引言 | 第111页 |
5.2 机电耦合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 | 第111-120页 |
5.2.1 机电耦合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111-117页 |
5.2.2 转子系统的涡动频率和涡动振型 | 第117-120页 |
5.2.3 转子系统的临界速度 | 第120页 |
5.3 机电耦合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的敏感性分析 | 第120-127页 |
5.3.1 轴承刚度对临界转速的影响 | 第120-122页 |
5.3.2 质量分布对临界转速的影响 | 第122-124页 |
5.3.3 陀螺效应对临界转速的影响 | 第124-125页 |
5.3.4 电磁刚度对临界转速的影响 | 第125-127页 |
5.4 机电耦合转子系统稳态响应和瞬态响应分析 | 第127-140页 |
5.4.1 恒定自转速度时稳态响应分析 | 第129-131页 |
5.4.2 恒定自转加速度时瞬态响应分析 | 第131-136页 |
5.4.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136-14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40-141页 |
结论 | 第141-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143-15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53-156页 |
致谢 | 第156-157页 |
个人简历 | 第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