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柱论文

钢筋混凝土柱变形能力与水平位移计算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6页
        1.2.1 破坏形态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变形能力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3 位移延性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4 变形能力影响因素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第二章 钢筋混凝土柱变形能力计算分析第17-33页
    2.1 钢筋混凝土柱变形能力分析第17-21页
        2.1.1 试验力学模型第17页
        2.1.2 柱构件受力模型第17-18页
        2.1.3 变形能力影响因素分析第18-21页
    2.2 位移变形分析与计算第21-25页
        2.2.1 弯曲变形计算模型第21-22页
        2.2.2 剪切变形计算模型第22-24页
        2.2.3 粘结滑移变形计算模型第24-25页
    2.3 水平位移计算分析第25-31页
        2.3.1 屈服位移理论计算第25-26页
        2.3.2 极限位移理论计算第26页
        2.3.3 屈服位移简化计算第26-29页
        2.3.4 极限位移简化计算第29-31页
    2.4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柱变形限值回归分析第33-47页
    3.1 试验数据收集第33-34页
    3.2 破坏形态分析第34-39页
        3.2.1 破坏形态影响因素第34-35页
        3.2.2 破坏形态判别方法第35-39页
    3.3 变形限值计算分析第39-44页
        3.3.1 相关性分析第40-41页
        3.3.2 屈服位移角计算第41-43页
        3.3.3 极限位移角计算第43-44页
    3.4 本章小结第44-47页
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柱变形能力有限元分析第47-73页
    4.1 引言第47页
    4.2 有限元模型建立第47-53页
        4.2.1 构件梁单元选取第47-48页
        4.2.2 混凝土本构模型第48-50页
        4.2.3 钢筋本构模型第50-53页
    4.3 柱构件变形能力分析第53-68页
        4.3.1 有限元模型验证第53-54页
        4.3.2 模型设计及参数选取第54-58页
        4.3.3 构件转角计算方法第58-59页
        4.3.4 构件变形状态确定第59-60页
        4.3.5 荷载-位移曲线比较分析第60-64页
        4.3.6 影响因素与变形限值关系第64-68页
    4.4 水平位移对比分析第68-72页
    4.5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3-75页
    5.1 研究结论第73页
    5.2 展望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81页
附录第81-8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7-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DIC类岩石材料裂纹扩展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下一篇:西安周边地区乡村生态化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