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钢纤维混凝土路面结构的改良空间及梯度复合结构初步概念 | 第11-12页 |
1.3 钢纤维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1 高体积率钢纤维混凝土的发展应用 | 第12-13页 |
1.3.2 钢纤维局部增强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应用 | 第13-14页 |
1.4 纤维梯度复合材料及其结构应用 | 第14-16页 |
1.4.1 梯度复合材料 | 第14页 |
1.4.2 纤维梯度复合材料 | 第14-16页 |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微钢丝钢纤维混凝土梯度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第18-30页 |
2.1 试验目的 | 第18页 |
2.2 试验材料 | 第18-19页 |
2.3 微钢丝钢纤维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 | 第19-22页 |
2.3.1 试验设计 | 第19-20页 |
2.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0-21页 |
2.3.3 典型破坏形态 | 第21-22页 |
2.4 微钢丝钢纤维混凝土梯度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试验 | 第22-28页 |
2.4.1 水泥基梯度复合材料的改善 | 第22-23页 |
2.4.2 微钢丝钢纤维混凝土局部梯度试验设计 | 第23页 |
2.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3-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微钢丝钢纤维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性能研究 | 第30-43页 |
3.1 试验目的及内容 | 第30-31页 |
3.2 试验设计 | 第31-32页 |
3.2.1 材料参数 | 第31页 |
3.2.2 试验分组及加载 | 第31-32页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2-35页 |
3.3.1 破坏模式 | 第32-33页 |
3.3.2 荷载-位移曲线 | 第33-34页 |
3.3.3 粘结-滑移关系模型 | 第34-35页 |
3.4 数值模拟 | 第35-41页 |
3.4.1 有限元分析模型 | 第36-37页 |
3.4.2 单元选取 | 第37-39页 |
3.4.3 材料属性 | 第39页 |
3.4.4 模型求解与分析 | 第39-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微钢丝钢纤维混凝土梯度复合结构及其裂纹发展特性研究 | 第43-80页 |
4.1 钢纤维混凝土梯度复合结构抗裂设计方法 | 第43-49页 |
4.1.1 基于传统强度理论的裂纹控制分析 | 第43-46页 |
4.1.2 基于断裂力学理论的裂纹控制分析 | 第46-49页 |
4.2 微钢丝钢纤维混凝土梯度复合梁抗弯试验研究 | 第49-57页 |
4.2.1 试验设计 | 第49-50页 |
4.2.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0-57页 |
4.3 试验梁裂纹特性研究 | 第57-78页 |
4.3.1 开裂荷载分析 | 第58页 |
4.3.2 各加载区间的裂纹分析 | 第58-69页 |
4.3.3 试验梁裂纹发展阶段分析 | 第69-73页 |
4.3.4 试验梁裂纹宽度和间距分析 | 第73-77页 |
4.3.5 试验梁裂纹高度分析 | 第77-7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五章 微钢丝钢纤维混凝土梯度复合梁裂纹发展有限元分析.. | 第80-88页 |
5.1 有限元分析目的及内容 | 第80页 |
5.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 第80-81页 |
5.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80-81页 |
5.2.2 约束、加载及求解 | 第81页 |
5.3 结果查看及对比分析 | 第81-86页 |
5.3.1 荷载-跨中挠度曲线分析 | 第81-83页 |
5.3.2 裂纹分布形态分析 | 第83-8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8-91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88-90页 |
6.2 展望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7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