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2-14页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论文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1.3 论文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4-20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9-20页 |
1.3 论文研究框架、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20-23页 |
1.3.1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0-21页 |
1.3.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3.3 论文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3-24页 |
第2章 高校稳定风险评估基础理论分析 | 第24-38页 |
2.1 高校稳定概念界定 | 第24-26页 |
2.1.1 高校稳定相关概念剖析 | 第24-25页 |
2.1.2 高校稳定相关关系辩析 | 第25-26页 |
2.2 高校稳定风险理论基础研究 | 第26-33页 |
2.2.1 高校稳定风险概念界定 | 第26页 |
2.2.2 高校稳定风险链式结构分析 | 第26-27页 |
2.2.3 高校稳定风险基本特征 | 第27-29页 |
2.2.4 高校稳定风险分类 | 第29-33页 |
2.3 高校稳定风险评估基础理论 | 第33-37页 |
2.3.1 高校稳定风险链式结构评估 | 第33-35页 |
2.3.2 系统动力学与高校稳定风险本质联系 | 第35-36页 |
2.3.3 系统动力学在高校稳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 第36-3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高校稳定风险识别与内在机理 | 第38-60页 |
3.1 高校稳定风险链式构成分析 | 第38-42页 |
3.1.1 高校稳定风险的构成要素 | 第38-39页 |
3.1.2 高校稳定风险链式演化机理研究 | 第39-42页 |
3.2 高校稳定风险系统边界界定及其分析 | 第42-43页 |
3.3 高校稳定风险系统动力学宏观模型构建 | 第43-50页 |
3.3.1 高校稳定风险系统划分 | 第43-44页 |
3.3.2 高校稳定风险因素识别方法 | 第44-46页 |
3.3.3 高校稳定风险关键风险因素识别概念模型 | 第46-50页 |
3.4 高校稳定风险的系统动力学机制研究 | 第50-57页 |
3.4.1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第50-52页 |
3.4.2 高校稳定风险形成的原因及结果识别 | 第52-56页 |
3.4.3 高校稳定风险子系统反馈回路分析 | 第56-5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7-60页 |
第4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高校稳定风险评估 | 第60-78页 |
4.1 常用风险评估方法 | 第60-61页 |
4.2 综合赋权方法的分析 | 第61-66页 |
4.2.1 主观赋权法分析 | 第61-63页 |
4.2.2 客观赋权法分析 | 第63-64页 |
4.2.3 基于多判据的组合赋权法 | 第64-66页 |
4.3 系统动力学在高校稳定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 第66-77页 |
4.3.1 建立高校稳定风险评估的流程图模型 | 第66-67页 |
4.3.2 高校稳定风险系统边界点风险数值估计 | 第67-69页 |
4.3.3 线性函数关系高校稳定风险因素值的确定 | 第69-72页 |
4.3.4 表函数的表示 | 第72页 |
4.3.5 系统方程式 | 第72-74页 |
4.3.6 仿真应用思路 | 第74页 |
4.3.7 风险评估结果输出及分析 | 第74-7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5章 高校稳定风险治理措施研究 | 第78-85页 |
5.1 高校稳定风险治理原则 | 第78-79页 |
5.2 高校稳定风险防范对策 | 第79-81页 |
5.2.1 培育高校风险文化 | 第79-80页 |
5.2.2 创新师生心理干预机制 | 第80-81页 |
5.3 高校稳定风险控制对策 | 第81-82页 |
5.3.1 营造良好高校外部环境 | 第81页 |
5.3.2 构建综合风险控制格局 | 第81-82页 |
5.4 系统动力学理论在高校稳定风险治理中的应用 | 第82-8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结论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2-94页 |
致谢 | 第94-96页 |
附录 | 第96-99页 |
附录A 系统边界点确定专家打分法调查表 | 第96-98页 |
附录B 专家打分法调查表——基于主观赋权法 | 第98-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