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核酸适配体应用于乳制品中抗生素残留比色检测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6页
    1.1 抗生素概述第10-15页
        1.1.1 抗生素的种类第10-14页
            1.1.1.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第10-11页
            1.1.1.2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第11页
            1.1.1.3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第11-12页
            1.1.1.4 四环素类抗生素第12页
            1.1.1.5 氯霉素类抗生素第12-13页
            1.1.1.6 喹诺酮第13页
            1.1.1.7 磺胺类药物第13-14页
        1.1.2 抗生素的作用机理第14页
        1.1.3 乳制品中抗生素残留的危害第14-15页
        1.1.4 乳制品中抗生素残留检测现状第15页
    1.2 核酸适配体技术及其优势第15-16页
    1.3 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器在抗生素检测中的应用第16-23页
        1.3.1 比色适配体传感器在抗生素检测中的应用第16-19页
        1.3.2 荧光适配体生物传感器在抗生素检测中的应用第19-21页
        1.3.3 化学发光适配体传感器在抗生素检测当中的应用第21页
        1.3.4 SPR适配体传感器在抗生素检测当中的应用第21-22页
        1.3.5 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在抗生素检测当中的应用第22-23页
    1.4 立题意义及研究内容第23-26页
        1.4.1 立题意义第23-24页
        1.4.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4-26页
第二章 基于核酸适配体调控纳米金催化活性的链霉素比色检测研究第26-45页
    2.1 前言第26-27页
    2.2 实验材料第27-28页
        2.2.1 主要试剂第27-28页
        2.2.2 主要仪器第28页
    2.3 实验方法第28-31页
        2.3.1 不同种类纳米金的制备第28-29页
        2.3.2 检测步骤第29页
        2.3.3 检测条件优化第29-30页
        2.3.4 检测性能第30-31页
            2.3.4.1 特异性第30-31页
            2.3.4.2 灵敏度第31页
        2.3.5 实际样品检测第31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31-44页
        2.4.1 检测原理第31-35页
        2.4.2 检测条件优化第35-40页
            2.4.2.1 缓冲溶液优化第35-36页
            2.4.2.2 底物浓度优化第36-37页
            2.4.2.3 纳米金的优化第37-39页
            2.4.2.4 适配体浓度优化第39页
            2.4.2.5 温度的影响第39-40页
        2.4.3 检测体系灵敏度第40-42页
        2.4.4 检测体系特异性第42-43页
        2.4.5 实际样品检测第43-44页
    2.5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三章 基于核酸适配体增强氯化血红素催化活性的四环素比色检测研究第45-60页
    3.1 前言第45-46页
    3.2 实验材料第46-47页
        3.2.1 主要试剂第46-47页
        3.2.2 主要仪器第47页
    3.3 实验方法第47-50页
        3.3.1 实验步骤第47页
        3.3.2 检测条件优化第47-48页
        3.3.3 检测性能第48-50页
            3.3.3.1 特异性第48-49页
            3.3.3.2 灵敏度第49-50页
        3.3.4 实际样品检测第50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50-59页
        3.4.1 检测原理第50-52页
        3.4.2 检测条件优化第52-56页
            3.4.2.1 缓冲溶液优化第53-54页
            3.4.2.2 底物浓度优化第54-55页
            3.4.2.3 氯化血红素浓度优化第55页
            3.4.2.4 适配体浓度优化第55-56页
        3.4.3 检测体系灵敏度第56-57页
        3.4.4 检测体系特异性第57-58页
        3.4.5 实际样品检测结果第58-59页
    3.5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60-63页
    4.1 研究结论第60-61页
    4.2 主要创新点第61页
    4.3 研究展望第61-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9页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科研成果第69-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儿童食品包装设计的趣味性
下一篇:复合型果酒产业化关键工艺技术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