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节庆文化研究--兼论节庆与性别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引言 | 第9-16页 |
| 一、研究概况 | 第9-12页 |
| 二、节庆、节日、先秦节庆 | 第12-16页 |
| (一) 节庆 | 第12-13页 |
| (二) 节日 | 第13-14页 |
| (三) 先秦节庆 | 第14-16页 |
| 第一章 先秦节庆成因 | 第16-20页 |
| 一、岁时是节日产生的条件 | 第16-18页 |
| 二、迷信、禁忌和巫术是节日形成的推动力 | 第18页 |
| 三、原始宗教信仰和祖先崇拜等是节日产生的内在动力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先秦节日及特点 | 第20-38页 |
| 一、已经形成的节日 | 第20-33页 |
| (一) 社日节 | 第20-25页 |
| (二) 上巳节 | 第25-31页 |
| (三) 蜡日节 | 第31-33页 |
| 二、正在形成的节日 | 第33-35页 |
| (一) 年节 | 第33-35页 |
| (二) 端午节 | 第35页 |
| 三、先秦节日的特征 | 第35-38页 |
| (一) 周期性:鲜明的农业印记 | 第35-36页 |
| (二) 单一性:重视以人为本 | 第36-37页 |
| (三) 实用性:辅助政治统治 | 第37-38页 |
| 第三章 节庆与性别 | 第38-45页 |
| 一、从节庆祭祀看男女两性的社会分工 | 第38-41页 |
| 二、从节庆择偶、求子看女性自然分工的强化 | 第41-45页 |
| 第四章 庄重与欢愉:先秦节庆的社会功能 | 第45-54页 |
| 一、先秦岁时节庆与华夏族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 第45-48页 |
| 二、知识与权力:先秦岁时节庆的社会控制与教化功能 | 第48-50页 |
| 三、娱神与娱人:先秦节庆的娱乐功能及其演进 | 第50-54页 |
| 结语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9-60页 |
| 后记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