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光化学物质论文

氧化物基荧光粉的部分氮化及其性能提升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中文文摘第4-9页
绪论第9-27页
    1 引言第9页
    2 发光二极管(LED)概述第9-14页
        2.1 结构及发光原理第10-11页
        2.2 实现方式及应用第11-13页
        2.3 存在问题及展望第13-14页
    3 氮(氧)化物荧光粉第14-25页
        3.1 体系组成第15-17页
        3.2 结构特点第17-21页
        3.3 热稳定性第21页
        3.4 制备方法第21-25页
    4 论文内容、选题意义及创新点第25-27页
第一章 实验方法第27-31页
    1.1 原料及药品第27页
    1.2 仪器及设备第27-28页
    1.3 工艺及流程第28页
    1.4 测试及表征第28-31页
第二章 SrAl_2O_4:Eu~(2+),Dy~(3+)的部分氮化与性能提升第31-41页
    2.1 引言第31-32页
    2.2 实验部分第32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2-39页
        2.3.1 制备条件第32-34页
        2.3.2 发光性能第34-38页
        2.3.3 粉体形貌第38页
        2.3.4 热稳定性第38-39页
    2.4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三章 Sr_4Al_(14)O_(25):Eu~(2+),Dy~(3+)的部分氮化与性能提升第41-51页
    3.1 引言第41-42页
    3.2 实验部分第42-43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3-49页
        3.3.1 粉体物相第43-44页
        3.3.2 发光性能第44-46页
        3.3.3 粉体形貌第46页
        3.3.4 荧光寿命第46-47页
        3.3.5 热稳定性第47-49页
    3.4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四章 Sr_2MgAl_(22)O_(36):Eu~(2+)的部分氮化与性能提升第51-63页
    4.1 引言第51-52页
    4.2 实验部分第52-53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3-62页
        4.3.1 粉体物相第53-54页
        4.3.2 发光性能第54-57页
        4.3.3 粉体形貌第57-58页
        4.3.4 荧光寿命第58-59页
        4.3.5 热稳定性第59-62页
    4.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5.1 本文结论第63-64页
    5.2 本文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5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75-77页
致谢第77-79页
个人简历第79-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甘肃张掖白垩纪彩色地层岩石磁学特征及沉积环境变化研究
下一篇:新能源汽车电动伺服制动系统参数设计与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