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 | 第10-11页 |
1.1.2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形成原因 | 第11页 |
1.1.3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危害 | 第11-12页 |
1.2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大体积混凝土表面保温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胜天特大桥及白沙特大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 | 第16-61页 |
2.1 胜天特大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控 | 第16-22页 |
2.1.1 胜天特大桥概况 | 第16页 |
2.1.2 承台工程概况 | 第16-18页 |
2.1.3 结构材料特性 | 第18-19页 |
2.1.4 气象资料 | 第19页 |
2.1.5 施工方案与管冷布置 | 第19-21页 |
2.1.6 温度测点布置 | 第21-22页 |
2.2 实测数据与计算数据对比分析 | 第22-38页 |
2.2.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22-23页 |
2.2.2 承台各层最高温度实测与计算对比 | 第23-25页 |
2.2.3 第一层实测结果与计算结果对比 | 第25-38页 |
2.3 白沙特大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控 | 第38-43页 |
2.3.1 白沙特大桥概况 | 第38-39页 |
2.3.2 承台工程概况 | 第39页 |
2.3.3 承台混凝土选材及配合比 | 第39页 |
2.3.4 温控主要指标的确定 | 第39-40页 |
2.3.5 施工现场主要温控建议措施 | 第40-42页 |
2.3.6 监测方案 | 第42-43页 |
2.4 实测数据与计算数据对比分析 | 第43-53页 |
2.4.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43-46页 |
2.4.2 承台各层最高温度实测与计算对比 | 第46-47页 |
2.4.3 第一层实测结果与计算结果对比 | 第47-53页 |
2.4.4 计算数据与实测数据误差分析 | 第53页 |
2.5 施工现场的温控措施 | 第53-59页 |
2.5.1 降低水泥水化热 | 第53页 |
2.5.2 降低入模温度 | 第53-54页 |
2.5.3 发挥冷却水管的调节作用 | 第54-55页 |
2.5.4 表面保温保湿措施 | 第55-5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三章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及应力场主要影响因素参数分析 | 第61-67页 |
3.1 引言 | 第61页 |
3.2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第61-65页 |
3.2.1 入模温度对比分析 | 第61-62页 |
3.2.2 对流系数对比分析 | 第62-64页 |
3.2.3 冷却水流量对比分析 | 第64-6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四章 气温骤降情况下两种保温措施对比研究 | 第67-79页 |
4.1 引言 | 第67页 |
4.2 工程背景 | 第67-68页 |
4.3 现场实测数据分析 | 第68-72页 |
4.4 仿真计算及结果分析 | 第72-78页 |
4.4.1 仿真计算 | 第72-73页 |
4.4.2 内表特征点分析 | 第73-76页 |
4.4.3 内表温差分析 | 第76-77页 |
4.4.4 降温速率分析 | 第77-7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结论 | 第79-80页 |
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附录 | 第85页 |
一.研究生期间参加的课题项目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