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芯法加固双曲拱桥效应分析及二次受力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双曲拱桥概述 | 第10-12页 |
1.1.1 结构组成 | 第10-12页 |
1.1.2 受力特点及施工过程 | 第12页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1 横梁损伤对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2 填芯法加固双曲拱桥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3.3 二次受力对加固效果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双曲拱桥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方法研究 | 第18-34页 |
2.1 荷载横向分布的基本概念 | 第18页 |
2.2 双曲拱桥荷载横向分布计算原理 | 第18-19页 |
2.3 梁桥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常用计算方法 | 第19-22页 |
2.3.1 刚性横梁法 | 第19-20页 |
2.3.2 刚接梁法 | 第20页 |
2.3.3 比拟正交异性板法(G-M法) | 第20-21页 |
2.3.4 数值法 | 第21-22页 |
2.4 双曲拱桥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 | 第22-31页 |
2.4.1 工程概况 | 第22-23页 |
2.4.2 刚性横梁法计算横向分布系数 | 第23-24页 |
2.4.3 刚接梁法计算横向分布系数 | 第24-26页 |
2.4.4 G-M法计算横向分布系数 | 第26-30页 |
2.4.5 数值法计算横向分布系数 | 第30-31页 |
2.5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结果比较 | 第31-3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横梁损伤对双曲拱桥横向受力性能的影响 | 第34-63页 |
3.1 横向联系病害 | 第34页 |
3.2 有限元分析概述 | 第34-35页 |
3.3 横梁损伤对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的影响 | 第35-44页 |
3.3.1 横梁无损伤 | 第35-36页 |
3.3.2 A列横梁损伤 | 第36-38页 |
3.3.3 B列横梁损伤 | 第38-41页 |
3.3.4 C列横梁损伤 | 第41-44页 |
3.3.5 结论 | 第44页 |
3.4 横梁损伤对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影响 | 第44-62页 |
3.4.1 横梁无损伤 | 第44页 |
3.4.2 A列横梁损伤 | 第44-50页 |
3.4.3 B列横梁损伤 | 第50-56页 |
3.4.4 C列横梁损伤 | 第56-62页 |
3.4.5 结论 | 第6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四章 填芯加固法及其极限承载能力理论分析 | 第63-77页 |
4.1 加固方案比选 | 第63-65页 |
4.2 填芯加固法加固实例 | 第65-68页 |
4.2.1 施工方案 | 第65页 |
4.2.2 加固效果 | 第65-68页 |
4.3 二次受力概述 | 第68-70页 |
4.4 正截面承载能力加固设计分析 | 第70-76页 |
4.4.1 基本假定 | 第70页 |
4.4.2 初始荷载下原结构应变计算 | 第70-72页 |
4.4.3 破坏形式与承载能力 | 第72-7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五章 二次受力效应数值分析 | 第77-91页 |
5.1 数值模拟过程 | 第77-81页 |
5.1.1 钢筋混凝土结构分析模型 | 第77页 |
5.1.2 单元类型 | 第77-78页 |
5.1.3 材料特性 | 第78-79页 |
5.1.4 建模过程 | 第79-80页 |
5.1.5 收敛控制与策略 | 第80-81页 |
5.2 不同工况下结构受力分析 | 第81-90页 |
5.2.1 加固前的拱肋 | 第82-83页 |
5.2.2 一次浇筑成型的拱肋 | 第83-84页 |
5.2.3 持有20%极限荷载 | 第84-86页 |
5.2.4 持有30%极限荷载 | 第86-87页 |
5.2.5 持有40%极限荷载 | 第87-88页 |
5.2.6 对比分析 | 第88-9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1-93页 |
6.1 结论 | 第91-92页 |
6.2 展望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7页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