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2 菲涅尔体射线追踪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傍轴菲涅尔体射线追踪 | 第13-14页 |
1.2.2 精确菲涅尔体射线追踪 | 第14-15页 |
1.3 菲涅尔体射线层析成像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17-19页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直角坐标系下多震相菲涅尔体射线追踪 | 第20-40页 |
2.1 菲涅尔体的定义 | 第20-21页 |
2.2 傍轴菲涅尔体射线 | 第21-26页 |
2.2.1 傍轴菲涅尔体射线追踪方法 | 第21-22页 |
2.2.2 傍轴菲涅尔体射线追踪实例 | 第22-26页 |
2.3 精确菲涅尔体射线 | 第26-36页 |
2.3.1 直达波菲涅尔体射线追踪方法 | 第26-28页 |
2.3.2 多震相菲涅尔体射线追踪方法 | 第28-31页 |
2.3.3 二维多震相菲涅尔体射线追踪实例 | 第31-34页 |
2.3.4 三维多震相菲涅尔体射线追踪实例 | 第34-36页 |
2.4 精确菲涅尔体射线计算误差分析 | 第36-39页 |
2.5 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椭球坐标系下多震相菲涅尔体射线追踪 | 第40-66页 |
3.1 椭球坐标系下分区多步最短路径算法 | 第40-50页 |
3.1.1 模型参数化 | 第40-43页 |
3.1.2 速度插值 | 第43-44页 |
3.1.3 节点走时的计算 | 第44-45页 |
3.1.4 分区多步计算方法 | 第45页 |
3.1.5 计算精度和效率分析 | 第45-50页 |
3.2 椭球坐标系和球坐标系下走时对比及椭球校正 | 第50-57页 |
3.2.1 球坐标系下走时与ak135理论走时表对比 | 第50-52页 |
3.2.2 椭球坐标系和球坐标系下走时对比 | 第52-53页 |
3.2.3 椭球走时校正 | 第53-57页 |
3.3 地震射线追踪实例 | 第57-58页 |
3.4 菲涅尔体射线追踪实例 | 第58-61页 |
3.5 菲涅尔体射线与有限频走时敏感核的对比 | 第61-65页 |
3.5.1 不同震相的对比 | 第61-63页 |
3.5.2 不同频率下的对比 | 第63-65页 |
3.6 小结 | 第65-66页 |
第四章 各向异性TI介质中多震相菲涅尔体射线追踪 | 第66-99页 |
4.1 TTI介质中相速度及群速度的计算 | 第66-69页 |
4.2 群速度与相慢度角和射线角的关系 | 第69-76页 |
4.2.1 二维TI介质中群速度分布特征 | 第69-73页 |
4.2.2 三维TI介质中群速度分布特征 | 第73-76页 |
4.3 四面体单元剖分下多震相射线追踪 | 第76-85页 |
4.3.1 四面体网格单元的生成 | 第76-77页 |
4.3.2 模型参数化及界面离散 | 第77-78页 |
4.3.3 节点走时的计算 | 第78页 |
4.3.4 解析解和数值解对比 | 第78-80页 |
4.3.5 复杂TI介质中多震相射线追踪实例 | 第80-85页 |
4.4 椭球坐标系下射线追踪 | 第85-91页 |
4.4.1 不同坐标系下TI介质对称轴的差异 | 第85-87页 |
4.4.2 椭球及直角坐标系下均匀各向异性VTI介质中走时差异 | 第87-89页 |
4.4.3 TTI介质中多震相射线追踪 | 第89-91页 |
4.5 各向异性介质中菲涅尔体射线追踪 | 第91-98页 |
4.5.1 均匀介质中菲涅尔体形态 | 第91-93页 |
4.5.2 二维直角坐标系下菲涅尔体射线 | 第93-94页 |
4.5.3 三维直角坐标系下菲涅尔体射线 | 第94-96页 |
4.5.4 椭球坐标系下菲涅尔体射线 | 第96-98页 |
4.6 小结 | 第98-99页 |
第五章 直角坐标系下菲涅尔体射线同时反演成像 | 第99-135页 |
5.1 走时层析成像概述 | 第99-100页 |
5.2 共轭梯度法求解带约束的阻尼最小二乘问题 | 第100-103页 |
5.2.1 建立目标函数 | 第100-101页 |
5.2.2 共轭梯度算法 | 第101-103页 |
5.3 Fréchet偏导矩阵 | 第103-108页 |
5.3.1 走时对速度的偏导数 | 第104-105页 |
5.3.2 走时对界面深度的偏导数 | 第105-108页 |
5.3.3 走时敏感核函数 | 第108页 |
5.4 速度和界面双参数同时反演 | 第108-124页 |
5.4.1 检验板试验1-速度反演 | 第108-110页 |
5.4.2 检验板试验2-双参数同时反演 | 第110-112页 |
5.4.3 二维双参数同时反演 | 第112-118页 |
5.4.4 三维双参数同时反演 | 第118-124页 |
5.4.5 误差敏感性试验 | 第124页 |
5.5 地球曲率对区域地震走时成像和地震定位的影响 | 第124-134页 |
5.5.1 直角坐标系和球坐标系下的走时计算误差 | 第125-127页 |
5.5.2 坐标系选择不当导致的反演结果假象 | 第127-132页 |
5.5.3 小尺度模型中的反演结果假象 | 第132-134页 |
5.6 小结 | 第134-135页 |
第六章 椭球坐标系下菲涅尔体射线同时反演成像 | 第135-150页 |
6.1 小尺度模型中速度和界面双参数同时反演 | 第135-139页 |
6.2 大尺度模型中速度和界面双参数同时反演 | 第139-145页 |
6.3 并行计算效率分析 | 第145-149页 |
6.3.1 OpenMP并行 | 第145-147页 |
6.3.2 MPI+OpenMP并行 | 第147-149页 |
6.4 小结 | 第149-150页 |
第七章 山西地堑及邻区实际地震资料成像 | 第150-162页 |
7.1 地震资料处理分析 | 第150-152页 |
7.2 检验板试验 | 第152-157页 |
7.3 三维P波速度结构及解释 | 第157-161页 |
7.4 小结 | 第161-16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62-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164-1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79-181页 |
致谢 | 第1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