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其他论文

广州殡葬服务市场化进程中的政府作用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12-13页
    1.2 文献综述第13-19页
        1.2.1 对中国殡葬改革发展历程的研究第13-15页
        1.2.2 对市场化模式下殡葬服务体系构建的研究第15-16页
        1.2.3 对殡葬服务市场化进程中政府作用的研究第16-17页
        1.2.4 国外对殡葬改革的研究第17-19页
    1.3 研究内容第19页
    1.4 研究方法第19-21页
第二章 广州殡葬服务行业市场化进程中政府作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第21-31页
    2.1 广州殡葬服务业市场化进程第21-23页
        2.1.1 广州国营殡葬机构发展演变过程第21-22页
        2.1.2 广州民营殡葬机构发展过程第22-23页
    2.2 广州殡葬服务行业市场化进程中的政府作用现状第23-27页
        2.2.1 各级政府注重政策引导规范行业发展第23-25页
        2.2.2 主管部门加强行业监管力度第25-26页
        2.2.3 政府重视推行殡葬改革第26-27页
    2.3 广州殡葬服务市场化进程中政府作用不足之处第27-31页
        2.3.1 政府对殡葬行业管理引导不到位第28页
        2.3.2 政府对殡仪服务机构监管不到位第28-29页
        2.3.3 政府对提高行业服务水平方面投入较少第29-31页
第三章广州殡葬服务市场化进程中政府作用存在问题原因分析第31-35页
    3.1 殡葬行业法律法规不健全第31页
    3.2 殡葬市场监管力度欠缺第31-32页
    3.3 殡葬市场许可制度存在缺陷第32-33页
    3.4 殡葬行业标准体系建设工作较为薄弱第33-34页
    3.5 殡葬行业信息宣传工作不到位第34-35页
第四章 其他国家和地区殡葬市场发展情况及启示第35-41页
    4.1 台湾殡葬业情况第35-36页
        4.1.1 殡葬法律法规体系健全第35页
        4.1.2 殡葬市场监管主体职责分明第35页
        4.1.3 致力推广简化祭奠程序,改善社会风气第35页
        4.1.4 殡葬救助保障措施到位第35-36页
    4.2 美国殡葬业情况第36-38页
        4.2.1 殡葬服务注重突出个性第36页
        4.2.2 殡葬法律法规系统完善第36-37页
        4.2.3 殡葬功能性质条块明晰第37页
        4.2.4 殡葬教育讲求专业综合第37-38页
        4.2.5 民众生前计划身后事宜第38页
    4.3 其他国家和地区殡葬业发展情况对广州殡葬业的启示第38-41页
        4.3.1 突出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健全殡葬法规。第38页
        4.3.2 政府实行监管职责,保护群众合法权益第38-39页
        4.3.3 重视丧葬文化,提升殡葬服务质量第39页
        4.3.4 发展殡葬学科,培养专业服务人员第39-40页
        4.3.5 大胆创新服务理念,推出生前契约服务第40-41页
第五章 发挥广州殡葬服务市场化进程中政府作用的对策建议第41-48页
    5.1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适度开放殡仪服务市场第41-42页
        5.1.1 健全殡葬行业相关法规制度第41页
        5.1.2 加大投入推行殡葬服务均等化第41-42页
    5.2 完善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监管协助机制第42-44页
        5.2.1 制定殡葬服务市场准入许可制度第42页
        5.2.2 加强对殡葬服务市场的监管力度第42-44页
    5.3 建立健全殡葬行业标准化体系提高服务水平第44-46页
    5.4 致力提升殡葬行业从业人员能力素质第46-48页
        5.4.1 重视殡葬专业的学历教育第46页
        5.4.2 广泛开展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第46-47页
        5.4.3 科学开展殡葬专业化人才培训第47-48页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附件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生活中新生代农民工的道德状况研究
下一篇:泰北云南籍华人融合问题--以美斯乐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