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司法行政论文--司法行政工作论文

裁判文书公开制度研究--以互联网公开为视角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前言第8-9页
第1章 裁判文书公开概述第9-17页
    1.1 裁判文书公开的含义第9-10页
        1.1.1 裁判文书的含义第9-10页
        1.1.2 裁判文书公开的含义第10页
    1.2 裁判文书公开的必要性第10-14页
        1.2.1 裁判文书公开是审判公开的内在要求第10-11页
        1.2.2 裁判文书公开是防止腐败的一种有效的手段第11-12页
        1.2.3 裁判文书公开是实现公民知情权的有效途径第12页
        1.2.4 裁判文书公开是监督司法权的必然要求第12-13页
        1.2.5 判文书公开是提高司法公信力的重要方法第13-14页
    1.3 裁判文书公开的方式第14-17页
        1.3.1 通过公开宣判的方式第14页
        1.3.2 案例指导制度公开第14-15页
        1.3.3 新闻媒体报道公开第15页
        1.3.4 申请查询制度第15-16页
        1.3.5 网络媒介方式公开第16-17页
第2章 域外裁判文书互联网公开比较第17-21页
    2.1 美国第17-18页
        2.1.1 美国联邦法院第17-18页
        2.1.2 各州法院第18页
    2.2 英国第18-19页
    2.3 韩国第19页
    2.4 中国台湾第19-20页
    2.5 中国香港第20-21页
第3章 我国裁判文书互联网公开的现状第21-30页
    3.1 裁判文书互联网公开的主体第21页
    3.2 裁判文书互联网公开的范围第21-22页
    3.3 裁判文书互联网公开的内容第22-24页
        3.3.1 判决结果的公开第22-23页
        3.3.2 判决理由的公开第23页
        3.3.3 适用法律的公开第23-24页
    3.4 裁判文书固有缺点及对互联网公开的影响第24-30页
        3.4.1 裁判文书互联网公开的内容有限第24-26页
        3.4.2 裁判文书中的判决理由趋于形式化第26-28页
        3.4.3 裁判文书的制作缺乏统一性规定第28-30页
第4章 裁判文书互联网公开出现的问题第30-37页
    4.1 裁判文书互联网公开过程中的利益衡量第30-34页
        4.1.1 公众的知情权和当事人的隐私权之间的冲突第30-33页
        4.1.2 公众的监督和司法独立第33-34页
    4.2 增加法院的负担,加大法官的工作量第34页
    4.3 文书制作粗糙,经网络放大影响法院形象第34-35页
    4.4 网络同类案件比较易惹争议第35-36页
    4.5 公开平台设置不完善第36-37页
第5章 对于裁判文书互联网公开制度的完善第37-44页
    5.1 隐私权保护应平衡法院的依职权和当事人依申请第37-38页
    5.2 完善法官考核机制,壮大司法队伍第38-39页
    5.3 提高审判主体素质,构建违法处罚机制第39-40页
    5.4 建立公开后的反馈机制和答疑机制第40-41页
    5.5 对于裁判文书的范式作出指导性要求,规范裁判文书制作第41-43页
    5.6 加大技术投入,完善网站建设第43-44页
结语第44-45页
致谢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南亚海域海上反恐的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裁判文书上网的隐私权保护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