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1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2-13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土地信托的含义及推进土地信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13-26页 |
第一节 信托的概念及特征 | 第13-16页 |
一、信托的起源 | 第13-14页 |
二、信托的定义 | 第14-15页 |
三、信托的定义在我国法律中的表述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土地信托制度的基本内容 | 第16-19页 |
一、土地信托的概念 | 第16-18页 |
二、我国农村土地信托制度的特征 | 第18-19页 |
第三节 推行农村土地信托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19-25页 |
一、推行农村土地信托的必要性 | 第19-22页 |
二、推行农村土地信托的可行性 | 第22-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土地信托制度的实践情况及存在问题 | 第26-36页 |
第一节 国内农村土地信托的实践 | 第26-31页 |
一、我国农村土地信托的实践 | 第26-31页 |
第二节 我国农村土地信托存在的问题 | 第31-35页 |
一、法律制度方面的不足 | 第31-33页 |
二、土地信托组织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三、农村的社保机制、配套设施不够健全 | 第34页 |
四、政府机构作为中介机构有行政介入之虞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农村土地信托法律关系与信托契约 | 第36-48页 |
第一节 农村土地信托当事人的法律关系 | 第36-44页 |
一、农村土地信托法律制度的当事人 | 第36-38页 |
二、农村土地信托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 第38-43页 |
三、农村的土地信托的财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 第43-44页 |
第二节 农村土地信托契约 | 第44-45页 |
一、信托契约之设立 | 第44-45页 |
二、信托契约之生效 | 第45页 |
三、信托契约中约定事项之变更与终止 | 第45页 |
第三节 农村土地信托的公示制度 | 第45-47页 |
一、农村土地信托登记的主体 | 第46页 |
二、农村土地信托登记的内容 | 第46页 |
三、农村土地信托登记的程序 | 第46-47页 |
四、农村土地信托登记的效力 | 第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农村土地信托法律制度的建构思路 | 第48-54页 |
第一节 农村土地信托监督体制的构建 | 第48-49页 |
一、土地信托的立法 | 第48页 |
二、土地信托的监管问题 | 第48-49页 |
三、土地信托行业的自律问题 | 第49页 |
第二节 农村土地信托的中介服务机构 | 第49-51页 |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中介服务机构的资格 | 第50页 |
二、农村土地信托中介服务机构所提供的服务 | 第50-51页 |
第三节 明确政府在农村土地信托中的职能 | 第51-52页 |
一、管理职能 | 第51页 |
二、监督职能 | 第51页 |
三、建立多层次的农村保障体系 | 第51-52页 |
第四节 农村土地信托市场竞争机制的完善 | 第52-53页 |
一、建立土地流转市场价格评估体系 | 第52页 |
二、土地信托风险的评估机制 | 第52-53页 |
三、风险控制机制 | 第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件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