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铃型和V型刚—柔分子自组装及超分子手性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25页 |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 1.2 关于构筑超分子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8-14页 |
| 1.2.1 超分子化学概念的演化 | 第8-9页 |
| 1.2.2 超分子自组装 | 第9页 |
| 1.2.3 自组装原理及驱动力 | 第9-14页 |
| 1.3 关于超分子手性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 1.3.1 超分子手性 | 第14-18页 |
| 1.3.2 超分子手性的表征 | 第18-19页 |
| 1.4 关于刚-柔两亲化合物超分子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 1.4.1 分子设计对超分子结构的影响 | 第19-22页 |
| 1.4.2 外力引入对超分子结构的影响 | 第22-23页 |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第25-30页 |
| 2.1 实验所用试剂和仪器 | 第25-26页 |
| 2.1.1 实验所用试剂 | 第25-26页 |
| 2.1.2 实验所用仪器 | 第26页 |
| 2.2 相关表征 | 第26-30页 |
| 2.2.1 核磁和飞行质谱 | 第26页 |
| 2.2.2 组装结构表征 | 第26-30页 |
| 第3章 哑铃型分子自组装体手性研究 | 第30-41页 |
| 3.1 引言 | 第30页 |
| 3.2 哑铃型树枝状分子的合成 | 第30-33页 |
| 3.3 哑铃型骨架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 第33-34页 |
| 3.4 固体状态的组装结构表征 | 第34-39页 |
| 3.5 组装原理分析 | 第39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第4章 V型骨架刚-柔分子的合成及超分子手性研究 | 第41-56页 |
| 4.1 引言 | 第41-42页 |
| 4.2 V型树枝状分子的合成 | 第42-46页 |
| 4.2.1 V型树枝状分子柔性部分的合成 | 第42-44页 |
| 4.2.2 V型树枝状分子的最终合成 | 第44-46页 |
| 4.3 V型骨架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 第46-48页 |
| 4.4 水溶液中化合物自组装体的结构和手性研究 | 第48-52页 |
| 4.5 自组装原理分析 | 第52-54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 结论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3-65页 |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