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1-15页 |
1.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2 问题的提出 | 第12页 |
1.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2-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5-18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 论文的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1.3.1 制约监督理论 | 第18页 |
1.3.2 治理理论 | 第18-19页 |
1.3.3 组织协作理论 | 第19-20页 |
1.4 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1.4.1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20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4.3 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1.5 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攀枝花市司法部门惩治“李某腐败案”案例描述 | 第22-30页 |
2.1 攀枝花司法部门惩治“李某腐败案”的背景描述 | 第22-25页 |
2.1.1 我国司法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探索和实践分析 | 第22-24页 |
2.1.2“李某腐败案”属“大要案”原因分析 | 第24-25页 |
2.2 攀枝花市司法部门惩治“李某腐败案”工作总体概况 | 第25-28页 |
2.2.1“李某腐败案”的基本情况描述 | 第25-26页 |
2.2.2 司法部门惩治“李某腐败案”的总体思路 | 第26页 |
2.2.3 司法部门惩治“李某腐败案”的具体司法情况 | 第26-27页 |
2.2.4 司法部门惩治“李某腐败案”中协调、配合、教育预防情况分析 | 第27-28页 |
2.3 攀枝花市司法部门惩治“李某腐败案”的效果与评价 | 第28页 |
2.3.1 惩治“李某腐败案”的运行原理机制及大要案协调保障分析 | 第28页 |
2.3.2 惩治“李某腐败案”中发挥教育预防作用 | 第28页 |
2.4 攀枝花市司法部门惩治“李某腐败案”工作的典型性分析 | 第28-30页 |
2.4.1 国企涉及数亿腐败“窝案”爆发,国务院对该案作出批示 | 第28-29页 |
2.4.2 办案机关部门获得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及省级司法机关表扬或记功 | 第29页 |
2.4.3 惩治“李某腐案败”是“大要案”工作机制创新实践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攀枝花市司法部门惩治“李某腐败案”司法办案运行分析 | 第30-40页 |
3.1 攀枝花市司法部门惩治“李某腐败”司法办案运行原理及特征 | 第30-33页 |
3.1.1 司法惩治腐败的运行原理 | 第30-31页 |
3.1.2 司法惩治腐败的运行特征 | 第31页 |
3.1.3 攀枝花市司法部门惩治“李某腐败案”的标准及价值分析 | 第31-33页 |
3.2 攀枝花市部门惩治“李某腐败案”司法办案运行机制分析 | 第33-40页 |
3.2.1 司法惩治和预防腐败的运行要素分析 | 第33-36页 |
3.2.2 司法部门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实施架构和参与机制分析 | 第36-37页 |
3.2.3 惩治“李某腐败案”中司法办案的运行流程描述 | 第37-39页 |
3.2.4 惩治“李某腐败案”中司法办案的运行效果分析 | 第39-40页 |
第四章 攀枝花市司法部门惩治“李某腐败案”协调保障分析 | 第40-49页 |
4.1 攀枝花市司法部门惩治“李某腐败案”中侦办联动与协调 | 第40-42页 |
4.1.1“大要案”异地侦办 | 第40-41页 |
4.1.2“大要案”的预警联动 | 第41页 |
4.1.3“大要案”沟通协调 | 第41-42页 |
4.2 惩治“李某腐败案”司法部门协调配合分析 | 第42-45页 |
4.2.1 专案领导小组协调,目标明确统一 | 第42-43页 |
4.2.2 充分履职,监督配合查办腐败案 | 第43-45页 |
4.3 攀枝花市司法部门惩治“李某腐败案”特殊智力支撑 | 第45-46页 |
4.3.1 召集专家学者,形成智库,提供法律支持 | 第45-46页 |
4.3.2 学术研讨会,厘清疑难关键法律适用难题 | 第46页 |
4.3.3 庭前会议,理念的碰撞与对接 | 第46页 |
4.4 攀枝花市司法部门惩治“李某腐败案”保障分析 | 第46-49页 |
4.4.1 组织保障 | 第46-47页 |
4.4.2 人力资源保障 | 第47-48页 |
4.4.3 财力、物力保障 | 第48-49页 |
第五章 攀枝花市司法部门惩治“李某腐败案”中教育预防腐败分析 | 第49-54页 |
5.1 攀枝花市司法部门惩治“李某腐败案”中开展教育预防的必要性和科学性 | 第49-50页 |
5.1.1“李某腐败案”中开展司法教育预防的必要性分析 | 第49页 |
5.1.2“李某腐败案”中司法教育预防腐败的科学性分析 | 第49-50页 |
5.2 攀枝花市司法部门惩治“李某腐败案”中教育预防措施分析 | 第50-52页 |
5.2.1 当前我国司法教育预防腐败的相关措施分析 | 第50-51页 |
5.2.2“李某腐败案”中具体司法教育预防措施运用 | 第51页 |
5.2.3“李某腐败案”中司法教育预防措施实施分析 | 第51-52页 |
5.3 惩治“李某腐败案”中司法教育预防腐败功能实现原理及效果分析 | 第52-54页 |
5.3.1“李某腐败案”中司法教育预防腐败功能实现原理分析 | 第52页 |
5.3.2“李某腐败案”中司法教育预防效果分析 | 第52-54页 |
第六章 攀枝花市司法部门惩治“李某腐败案”的经验与启示 | 第54-60页 |
6.1 攀枝花市司法部门惩治“李某腐败案”工作的经验 | 第54-58页 |
6.1.1 司法各部门权、责明晰,组织统筹协调能力较强 | 第54-56页 |
6.1.2 合力协同促司法惩治和预防措施有效运行 | 第56-57页 |
6.1.3 结合司法实践,有效的针对不同时、地、人、事开展差异化的教育预防活动 | 第57-58页 |
6.2 攀枝花市司法部门惩治“李某腐败案”对当前反腐败工作的启示 | 第58-60页 |
6.2.1 发挥司法惩治和预防腐败在反腐倡廉中核心关键作用 | 第58-59页 |
6.2.2 得当有力协作配合是反腐败的必然选择 | 第59-60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