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养护、维修与技术改造论文

群洞条件下高海拔寒区隧道温度场分析及防寒技术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 绪论第12-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4页
    1.2 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1 高海拔寒区隧道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2 高海拔寒区隧道国内研究现状第15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页
        1.3.2 研究路线第15-16页
    1.4 本章小结第16-17页
2 当金山隧道现场监测与结果分析第17-26页
    2.1 工程概况第17-18页
        2.1.1 地形地貌条件第17页
        2.1.2 水文气象条件第17-18页
        2.1.3 地质构造条件第18页
    2.2 温度场监测第18-20页
        2.2.1 监测目的第18-19页
        2.2.2 监测内容第19-20页
    2.3 监测结果分析第20-25页
        2.3.1 洞内纵向温度分析第20-22页
        2.3.2 洞内气温与壁温的关系研究第22-24页
        2.3.3 外界气温分析第24-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3 群洞条件下隧道温度场分布及支护结构受力性状研究第26-56页
    3.1 温度场—应力场耦合理论分析第26-30页
        3.1.1 不考虑相变的导热微分方程第26-28页
        3.1.2 考虑相变的导热微分方程第28-29页
        3.1.3 冻胀力计算公式第29-30页
    3.2 计算参数的选取第30-33页
        3.2.1 力学参数的确定第30-31页
        3.2.2 热力学参数的确定第31页
        3.2.3 远场条件的确定第31-33页
    3.3 不同洞室未敷设保温层的温度场—应力场耦合分析第33-43页
        3.3.1 计算模型第34-35页
        3.3.2 不同洞室的温度场分布研究第35-38页
        3.3.3 不同洞室的竖向位移场研究第38-41页
        3.3.4 不同洞室的等效应力分布第41-43页
    3.4 不同洞室敷设保温层的温度场—应力场耦合分析第43-54页
        3.4.1 不同洞室敷设保温层的温度场分布研究第44-47页
        3.4.2 不同洞室敷设保温层的竖向位移场研究第47-51页
        3.4.3 不同洞室敷设保温层的等效应力分布研究第51-54页
    3.5 本章小结第54-56页
4 群洞条件下隧道防寒保温措施研究第56-73页
    4.1 保温材料的选择第56页
    4.2 保温层厚度的研究第56-65页
        4.2.1 研究方案第56-57页
        4.2.2 冻胀圈范围分析第57-61页
        4.2.3 等效应力分析第61-65页
    4.3 保温设防段长度的确定第65-68页
        4.3.1 数值模拟法确定保温设防段长度第65-67页
        4.3.2 经验公式法确定保温设防段长度第67-68页
        4.3.3 确定保温设防段长度的不同方法研究第68页
    4.4 电加热防寒技术数值模拟研究第68-71页
        4.4.1 电加热系统简介第68-69页
        4.4.2 工况设置第69页
        4.4.3 模拟结果分析第69-71页
    4.5 本章小结第71-73页
5 群洞条件下隧道防寒保温效果预测第73-78页
    5.1 极端气温条件下围岩稳态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第73-75页
        5.1.1 计算参数及预测方案的确定第73页
        5.1.2 模拟结果分析第73-75页
    5.2 正常气温条件下围岩瞬态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第75-77页
        5.2.1 预测方案第75页
        5.2.2 模拟结果分析第75-77页
    5.3 本章小结第77-78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8-81页
    6.1 结论第78-80页
    6.2 展望第80-81页
致谢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4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曲线梁转体桥施工监控及RPC混凝土组合球铰参数研究
下一篇:曲线箱梁的约束扭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