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选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9页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转体施工的发展 | 第10-11页 |
1.3 桥梁转体施工方法介绍 | 第11-12页 |
1.4 传统钢球铰与RPC混凝土混合球铰 | 第12-14页 |
1.4.1 传统球铰 | 第12-13页 |
1.4.2 RPC混凝土组合球铰 | 第13-14页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2 连续梁转体设计介绍 | 第16-27页 |
2.1 转体系统介绍 | 第16页 |
2.2 球铰设计 | 第16-17页 |
2.3 撑脚及滑道设计 | 第17-19页 |
2.4 上盘设计 | 第19-21页 |
2.5 下盘及基础设计 | 第21-23页 |
2.6 牵引及顶推设计 | 第23-24页 |
2.7 定位销轴设计 | 第24-25页 |
2.8 临时支撑和封固 | 第25页 |
2.9 合龙段防护 | 第25-26页 |
2.10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曲线梁转体桥施工监控 | 第27-43页 |
3.1 曲线梁转体桥施工监控的目的与内容 | 第27页 |
3.2 曲线梁转体桥施工监控的方法 | 第27-30页 |
3.2.1 自适应施工控制方法 | 第27-28页 |
3.2.2 施工控制的影响因素 | 第28页 |
3.2.3 桥梁控制系统的建立 | 第28-30页 |
3.3 工程概况 | 第30页 |
3.4 曲线梁转体桥有限元模拟分析 | 第30-35页 |
3.4.1 曲线梁转体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0-32页 |
3.4.2 立模标高的计算 | 第32-34页 |
3.4.3 主桥应力理论值的计算 | 第34-35页 |
3.5 转体桥应力监控结果及分析 | 第35-38页 |
3.5.1 应力监控系统 | 第35-36页 |
3.5.2 转体前主桥应力结果分析 | 第36-38页 |
3.6 转体桥线形监控结果及分析 | 第38-41页 |
3.6.1 线形监控的流程与误差控制 | 第38-39页 |
3.6.2 每阶段测量工作内容 | 第39-40页 |
3.6.3 线形控制结果分析 | 第40-41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4 传统钢球铰转体桥与RPC混凝土组合球铰转体桥称重试验参数对比分析 | 第43-64页 |
4.1 曲线梁桥转体称重试验 | 第43-49页 |
4.1.1 曲线梁T构转体桥称重试验的目的与主要内容 | 第43页 |
4.1.2 称重前的准备工作 | 第43-44页 |
4.1.3 测点布置及说明 | 第44-45页 |
4.1.4 现场试验方法选取依据 | 第45-48页 |
4.1.5 配重 | 第48-49页 |
4.2 传统钢球铰称重试验 | 第49-54页 |
4.2.1 转体结构 | 第49页 |
4.2.2 称重试验测试结果 | 第49-52页 |
4.2.3 称重试验测试结果分析及配重 | 第52-54页 |
4.3 RPC混凝土组合球铰称重试验 | 第54-58页 |
4.3.1 转体结构 | 第54页 |
4.3.2 称重试验测试结果 | 第54-58页 |
4.4 传统钢球铰与RPC混凝土组合球铰静摩擦系数计算方法优化与对比 | 第58-63页 |
4.4.1 球铰静摩擦系数计算的常规方法介绍 | 第58-59页 |
4.4.2 球铰静摩擦系数计算的优化方法介绍 | 第59-61页 |
4.4.3 静摩擦系数牵引力实际值反算静摩擦系数 | 第61页 |
4.4.4 球铰静摩擦系数计算结果 | 第61-63页 |
4.4.5 球铰静摩擦系数计算结果对比 | 第6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5 RPC混凝土组合球铰的有限元分析 | 第64-74页 |
5.1 RPC混凝土组合球铰结构与优点 | 第64-65页 |
5.1.1 RPC混凝土组合球铰的结构组成 | 第64-65页 |
5.1.2 RPC混凝土组合球铰的优点 | 第65页 |
5.2 RPC混凝土组合球铰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65-67页 |
5.2.1 有限元模型的单元选取与材料特性 | 第65-66页 |
5.2.2 接触单元的选取 | 第66页 |
5.2.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66-67页 |
5.3 RPC混凝土组合球铰的有限元应力分析 | 第67-70页 |
5.3.1 RPC混凝土组合球铰应力计算 | 第67-68页 |
5.3.2 RPC混凝土组合球铰应力有限元应力计算 | 第68-70页 |
5.4 RPC混凝土组合球铰变形的有限元分析 | 第70-71页 |
5.5 RPC混凝土组合球铰偏心距的有限元分析 | 第71-7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1 结论 | 第74-75页 |
2 展望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