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前言 | 第12-13页 |
第一章 不同栽培类型栀子综合评价 | 第13-60页 |
第一节 营养生长性状的比较研究 | 第13-20页 |
1.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3-14页 |
1.2 结果与分析 | 第14-18页 |
1.3 小结 | 第18-20页 |
第二节 花部性状的比较研究 | 第20-26页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0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0-24页 |
2.3 小结 | 第24-26页 |
第三节 果实性状比较研究 | 第26-32页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6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26-30页 |
3.3 小结 | 第30-32页 |
第四节 果实内在品质的研究 | 第32-51页 |
4.1 内在品质评价方法的建立 | 第32-39页 |
4.2 最佳采收期研究 | 第39-46页 |
4.3 不同类型栀子果实内在质量评价 | 第46-50页 |
4.4 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节 不同类型栀子的综合评价 | 第51-60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51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51-59页 |
5.3 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二章 栀子种子质量标准的研究 | 第60-82页 |
第六节 栀子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 第60-63页 |
6.1 材料与方法 | 第60-61页 |
6.2 结果与分析 | 第61-62页 |
6.3 小结 | 第62-63页 |
第七节 不同产地栀子种子品质研究及种子质量标准建立 | 第63-73页 |
7.1 材料仪器与方法 | 第63-65页 |
7.2 结果与分析 | 第65-71页 |
7.3 小结 | 第71-73页 |
第八节 不同成熟度对栀子种子品质特性的影响 | 第73-78页 |
8.1 材料仪器与方法 | 第73-74页 |
8.2 结果与分析 | 第74-77页 |
8.3 小结 | 第77-78页 |
第九节 结论与讨论 | 第78-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文献综述 | 第86-102页 |
1 本草考证 | 第86-87页 |
2 栀子资源与分布 | 第87-88页 |
2.1 产地 | 第87页 |
2.2 分类 | 第87-88页 |
3 栀子化学成分研究 | 第88-89页 |
4 质量控制研究 | 第89-90页 |
4.1 单成分含量测定 | 第89-90页 |
4.2 多成分含量测定 | 第90页 |
5 栀子药理作用研究 | 第90-91页 |
6 栀子品种研究概况 | 第91页 |
7 栀子繁育技术研究概况 | 第91-92页 |
8 栀子栽培技术研究概况 | 第92-93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93-102页 |
附图 | 第102-106页 |
附件 | 第106-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