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1 陈皮陈用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1.1 陈皮陈用历史沿革 | 第12-13页 |
1.1.2 陈皮陈化机制研究 | 第13-14页 |
1.2 食品中茶叶、烤烟陈化品质形成机制研究 | 第14页 |
1.3 微生物对中药药效物质影响研究 | 第14-15页 |
1.3.1 微生物使药效物质含量增加 | 第14-15页 |
1.3.2 真菌使药效物质含量降低并产生真菌毒素 | 第15页 |
1.4 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5 小结 | 第16页 |
2. 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2.1 立题依据 | 第16-17页 |
2.1.1 明确陈皮真菌群落结构组成,为探讨真菌与陈皮品质相关性提供依据 | 第16-17页 |
2.1.2 明确真菌与陈皮品质间的相关性,为陈皮陈化机制研究提供基础 | 第17页 |
2.2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2.2.1 陈皮真菌群落结构组成分析 | 第17页 |
2.2.2 真菌对陈皮药效物质影响研究 | 第17页 |
2.2.3 陈皮反接培养后与不同贮藏年限陈皮祛痰、抗氧化作用比较研究 | 第17-18页 |
3 实验部分 | 第18-55页 |
3.1 陈皮中真菌的分离及形态学鉴定 | 第18-23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18页 |
3.1.2 仪器与设备 | 第18页 |
3.1.3 样品处理 | 第18-19页 |
3.1.4 菌种的形态学鉴定 | 第19页 |
3.1.5 结果与分析 | 第19-22页 |
3.1.6 小结 | 第22-23页 |
3.2 真菌菌株分子生物学鉴定 | 第23-27页 |
3.2.1 试验材料 | 第23页 |
3.2.2 仪器与设备 | 第23页 |
3.2.3 DNA提取方法 | 第23-24页 |
3.2.4 DNA样品PCR扩增 | 第24-25页 |
3.2.5 结果与分析 | 第25-26页 |
3.2.6 小结 | 第26-27页 |
3.3 高通量测序分析 | 第27-36页 |
3.3.1 试验材料 | 第27-28页 |
3.3.2 试验方法 | 第28页 |
3.3.3 数据分析方法 | 第28-29页 |
3.3.4 结果与分析 | 第29-36页 |
3.3.5 小结 | 第36页 |
3.4 陈皮真菌对其药效物质的影响 | 第36-51页 |
3.4.1 模拟高温高湿贮藏条件研究真菌对陈皮药效物质的影响 | 第36-45页 |
3.4.2 优势菌株黑曲霉对陈皮药效物质的影响 | 第45-51页 |
3.4.3 小结 | 第51页 |
3.5 祛痰、抗氧化作用比较研究 | 第51-55页 |
3.5.1 试验动物与材料 | 第51页 |
3.5.2 药物 | 第51-52页 |
3.5.3 仪器与设备 | 第52页 |
3.5.4 祛痰作用研究 | 第52页 |
3.5.5 对CCl_4诱导肝损伤的抗氧化保护作用研究 | 第52-53页 |
3.5.6 统计学分析 | 第53页 |
3.5.7 结果与分析 | 第53-55页 |
3.5.8 小结 | 第55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55-59页 |
4.1 陈皮真菌群落结构组成分析 | 第56页 |
4.2 陈皮优势真菌黑曲霉对其药效物质的影响 | 第56-57页 |
4.3 陈皮反接培养后与不同贮藏年限陈皮祛痰、抗氧化作用比较研究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