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2页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0页 |
四、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一、马克思对人的价值的研究 | 第12-18页 |
(一)人本主义的问题 | 第12-13页 |
(二) 自主活动是衡量人主体地位的尺度 | 第13-15页 |
(三) 马克思对人的价值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 第15-17页 |
(四) 马克思对人的价值研究的创新 | 第17-18页 |
二、从人的实践性看人的价值 | 第18-24页 |
(一)关于人的概念的理解 | 第18-19页 |
(二)关于人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解读 | 第19页 |
(三)马克思从社会实践角度对人本质的探索 | 第19-21页 |
(四)人的实践性阐述 | 第21-22页 |
(五)人是社会实践发展过程思维与存在的统一 | 第22-24页 |
三、从人的社会性看人的价值 | 第24-32页 |
(一)人的存在的特殊性 | 第24-25页 |
(二)人的存在与社会性 | 第25-26页 |
(三)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 | 第26-27页 |
(四)人是经济活动的物质承担者 | 第27-29页 |
(五)生产力发展与人能力的发展 | 第29-30页 |
(六)商品经济对人发展的影响 | 第30-32页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与人的价值研究 | 第32-40页 |
(一)中国改革开放后对人的价值的实践性研究的历史背景 | 第32-35页 |
1、真理标准的讨论 | 第32页 |
2、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为中国研究人的价值提供理论指导 | 第32-33页 |
3、西方人学思想为我国人学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 第33页 |
4、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的价值 | 第33-34页 |
5、现代化实践活动是当代中国人学研究的实践基础 | 第34-35页 |
(二)中国改革开放后对人的价值的实践性研究基本特征 | 第35-36页 |
1、人的个性化 | 第35页 |
2、人的主体化 | 第35-36页 |
3、人的自由化 | 第36页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幸福感 | 第36-40页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发展 | 第36-37页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由经济发展转向生活幸福 | 第37-40页 |
结束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个人简历 | 第43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