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稀土氟化物微/纳米材料的构筑及发光与磁性能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1章 绪论第15-47页
    1.1 稀土氟化物的概述第15-21页
        1.1.1 GdF_3的研究现状第15-17页
        1.1.2 BaGdF_5的研究现状第17-19页
        1.1.3 YF_3的研究现状第19-21页
    1.2 稀土氟化物微/纳米材料的制备第21-26页
        1.2.1 水热法第21-22页
        1.2.2 沉淀法第22-23页
        1.2.3 溶胶-凝胶法第23页
        1.2.4 微波法第23-24页
        1.2.5 微乳液法第24-25页
        1.2.6 静电纺丝法第25-26页
    1.3 钆基稀土氟化物磁性能的研究现状第26-28页
    1.4 稀土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第28-31页
        1.4.1 发光过程中的能量传递第28-29页
        1.4.2 发光过程中的能量传递方式第29-31页
    1.5 稀土氟化物发光材料的应用第31-33页
        1.5.1 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第31-32页
        1.5.2 药物载体第32页
        1.5.3 多式联运成像第32页
        1.5.4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第32-33页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33-36页
        1.6.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第33页
        1.6.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33-35页
        1.6.3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47页
第2章 GdF_3:RE~(3+)(RE=Dy,Tb,Eu,Sm,Tm)微/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第47-117页
    2.1 GdF_3:Dy~(3+),Tb~(3+),Eu~(3+)的光色可调、能量传递及磁性能研究第47-67页
        2.1.1 引言第47-48页
        2.1.2 实验部分第48-50页
        2.1.3 结果与讨论第50-67页
        2.1.4 小结第67页
    2.2 GdF_3:Dy~(3+),Tb~(3+),Sm~(3+)材料的形貌及多色发光研究第67-87页
        2.2.1 引言第67-68页
        2.2.2 实验部分第68-70页
        2.2.3 结果与讨论第70-86页
        2.2.4 小结第86-87页
    2.3 GdF_3:Tm~(3+),Dy~(3+),Eu~(3+)材料的形貌、多色发光及磁性能研究第87-107页
        2.3.1 引言第87页
        2.3.2 实验部分第87-89页
        2.3.3 结果与讨论第89-105页
        2.3.4 小结第105-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7页
第3章 BaGdF_5:RE~(3+)(RE=Dy,Tb,Eu,Sm)纳米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第117-173页
    3.1 BaGdF_5:Tb~(3+),Sm~(3+)材料的多色发光及磁性能研究第117-131页
        3.1.1 引言第117-118页
        3.1.2 实验部分第118-119页
        3.1.3 结果与讨论第119-130页
        3.1.4 小结第130-131页
    3.2 BaGdF_5:Dy~(3+),Eu~(3+)材料的多色发光及磁性能研究第131-145页
        3.2.1 引言第131页
        3.2.2 实验部分第131-133页
        3.2.3 结果与讨论第133-144页
        3.2.4 小结第144-145页
    3.3 BaGdF_5:Dy~(3+),Tb~(3+),Eu~(3+)材料的多色发光及磁性能研究第145-164页
        3.3.1 引言第145页
        3.3.2 实验部分第145-147页
        3.3.3 结果与讨论第147-163页
        3.3.4 小结第163-164页
    参考文献第164-173页
第4章 YF_3:RE~(3+)(RE=Dy,Tb,Eu)微/纳米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第173-199页
    4.1 引言第173-174页
    4.2 实验部分第174-175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175-194页
    4.4 本章小结第194-195页
    参考文献第195-199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199-202页
    5.1 结论第199-201页
    5.2 展望第201-20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第202-206页
致谢第206页

论文共2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稀土基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发光应用探索
下一篇:具有N型大π共轭结构的有机光伏材料的合成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