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中、老年论文

基于持续照护模式的广州市荔湾区养老服务设施选址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2页
    1.1 研究背景第14-20页
        1.1.1 老龄化社会需求第14-18页
        1.1.2 社会养老服务环境第18-19页
        1.1.3 国家相关政策第19-20页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20-22页
        1.2.1 国外相关研究第20-21页
        1.2.2 国内相关研究第21-22页
    1.3 研究的目标和意义第22-24页
        1.3.1 研究目标第22-23页
        1.3.2 研究意义第23-24页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24-27页
        1.4.1 研究思路确定第24页
        1.4.2 论文结构第24-27页
        1.4.3 研究方法第27页
    1.5 相关理论基础与主要技术方法第27-30页
        1.5.1 需求层次理论第27-28页
        1.5.2 老年学相关理论第28页
        1.5.3 时间地理学理论第28-29页
        1.5.4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理论第29页
        1.5.5 网络数据爬虫技术第29-30页
        1.5.6 空间分析方法第30页
    1.6 养老相关概念界定第30-31页
    1.7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二章 持续照护养老模式的概述第32-40页
    2.1 老年人群分类第32-33页
        2.1.1 老年人分类标准第32-33页
        2.1.2 我国老年人健康状况比例第33页
    2.2 “持续照护”模式的提出第33-34页
    2.3 持续照顾养老模式的发展第34-39页
        2.3.1 美国养老设施发展第34-35页
        2.3.2 CCRC持续照护退休社区第35-36页
        2.3.3 养老社区案例第36-39页
    2.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三章 广州市荔湾区人口老龄化与养老设施现状第40-55页
    3.1 广州市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服务设施发展分析第40-46页
        3.1.1 老年人口第40-42页
        3.1.2 养老服务第42-46页
    3.2 荔湾区基本情况第46-54页
        3.2.1 历史沿革与街道社区划分第46页
        3.2.2 老年人口规模与分布特征第46-49页
        3.2.3 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现状第49-54页
    3.3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四章 荔湾区老年人口养老需求与行为活动特征调查第55-77页
    4.1 调研概要第55-57页
        4.1.1 调研目的第55页
        4.1.2 调研对象第55-56页
        4.1.3 调研方法第56-57页
        4.1.4 调研内容第57页
    4.2 老年人基本特征与养老需求第57-65页
        4.2.1 调研对象基本特征分析第57-59页
        4.2.2 老年人的养老需求第59-65页
    4.3 老年人日常行为活动第65-73页
        4.3.1 老年人休闲行为特征分析第65-68页
        4.3.2 老年人购物行为特征分析第68-70页
        4.3.3 老年人就医行为特征分析第70-73页
    4.4 相关配套设施使用特征第73-76页
        4.4.1 相关配套设施重要程度调查第73-74页
        4.4.2 老年人行为活动与设施布局第74-76页
    4.5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五章 荔湾区养老设施空间配置研究第77-121页
    5.1 荔湾区养老模式探究第77-90页
        5.1.1 我国养老服务设施发展历程第77-79页
        5.1.2 现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置——以逢源街道为例第79-82页
        5.1.3 持续照护型社区的引入第82-84页
        5.1.4 基于老年人需求特征与日常行为活动的持续照护“养老圈”模式第84-90页
    5.2 设施选址目标与原则第90-92页
        5.2.1 选址目标第90-91页
        5.2.2 选址原则第91-92页
    5.3 设施选址影响因子第92-102页
        5.3.1 老年人口数量与密度第92-93页
        5.3.2 文体设施第93-96页
        5.3.3 教育设施第96页
        5.3.4 公共游憩设施第96-98页
        5.3.5 商业设施第98-100页
        5.3.6 医疗设施第100-101页
        5.3.7 公共交通设施第101-102页
    5.4 设施选址模拟第102-120页
        5.4.1 影响因子权重分析第102-108页
        5.4.2 影响因子缓冲距离分析第108-110页
        5.4.3 选址适宜性评价第110-117页
        5.4.4 养老服务设施配置策略第117-120页
    5.5 本章小结第120-121页
结论第121-123页
    文章结论第121页
    文章创新点第121-122页
    不足与展望第122-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28页
附录第128-133页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33-134页
致谢第134-135页
附件第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博弈论的高速铁路与民航合作策略研究
下一篇:宋代地方政府公务迎送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