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衡计分卡的A融资担保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绪论 | 第8-13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9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9-10页 |
1.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1-1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4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 第12-13页 |
1.4.1 本文创新点 | 第12页 |
1.4.2 本文不足之处 | 第12-13页 |
2.绩效评价与平衡计分卡概述 | 第13-20页 |
2.1 绩效评价理论概述 | 第13页 |
2.2 绩效评价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2.2.1 360 度绩效评价法 | 第13-14页 |
2.2.2 目标管理法 | 第14页 |
2.2.3 平衡计分卡 | 第14-15页 |
2.2.4 EVA评价法 | 第15页 |
2.3 平衡计分卡 | 第15-18页 |
2.3.1 平衡计分卡的发展历程 | 第15-16页 |
2.3.2 平衡计分卡的基本原理 | 第16-17页 |
2.3.3 平衡计分卡的因果关系链 | 第17-18页 |
2.3.4 平衡计分卡的平衡特性 | 第18页 |
2.4 平衡计分卡在融资担保行业的适用性分析 | 第18-20页 |
2.4.1 必要性 | 第18-19页 |
2.4.2 可行性 | 第19-20页 |
3.A担保公司绩效评价分析 | 第20-26页 |
3.1 公司简介 | 第20-23页 |
3.1.1 公司概况 | 第20页 |
3.1.2 组织结构 | 第20-21页 |
3.1.3 主要业务及流程 | 第21-23页 |
3.2 A担保公司绩效评价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3-26页 |
3.2.1 绩效管理与风险管控脱节 | 第24页 |
3.2.2 绩效指标设计不够合理 | 第24页 |
3.2.3 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 | 第24-25页 |
3.2.4 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 | 第25-26页 |
4.基于平衡计分卡的A担保公司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 第26-52页 |
4.1 构建基本原则 | 第26页 |
4.1.1 凸显企业战略目标导向 | 第26页 |
4.1.2 构建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 | 第26页 |
4.1.3 实现动态化绩效管理 | 第26页 |
4.2 A担保公司战略分析 | 第26-32页 |
4.2.1 战略环境分析 | 第26-28页 |
4.2.2 战略目标 | 第28-29页 |
4.2.3 实施战略目标下的行动方案 | 第29-31页 |
4.2.4 战略地图 | 第31-32页 |
4.3 公司层面平衡计分卡设计 | 第32-42页 |
4.3.1 指标选择 | 第32-35页 |
4.3.2 制定目标值 | 第35-36页 |
4.3.3 权重设计 | 第36-42页 |
4.4 部门层面平衡计分卡设计 | 第42-44页 |
4.5 个人层面平衡计分卡设计 | 第44-45页 |
4.6 绩效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 | 第45-52页 |
4.6.1 绩效考核组织体系 | 第45页 |
4.6.2 绩效评价周期和评分标准 | 第45-47页 |
4.6.3 绩效评价体系运用流程 | 第47-48页 |
4.6.4 绩效评价体系的应用结果 | 第48-52页 |
5.绩效评价体系的保障措施 | 第52-54页 |
5.1 加强组织领导 | 第52页 |
5.2 做好宣传与培训工作 | 第52页 |
5.3 建立有效的沟通反馈机制 | 第52-53页 |
5.4 搭建公司内部信息系统支撑平台 | 第53页 |
5.5 建立健全配套的考核激励体制 | 第53-54页 |
6.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6.1 结论 | 第54页 |
6.2 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A | 第59-60页 |
附录B | 第60-61页 |
附录C | 第61-63页 |
附录D | 第63-66页 |
附录E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