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11-15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4-15页 |
第一章 萧泰然及其音乐创作概述 | 第15-24页 |
第一节 萧泰然生平与创作历程 | 第15-20页 |
一、生平简介 | 第15页 |
二、萧泰然的创作历程 | 第15-20页 |
第二节 影响创作的相关因素 | 第20-24页 |
一、岛屿文化的背景 | 第21-22页 |
二、西式教育的经历 | 第22-24页 |
第二章 钢琴作品探讨 | 第24-28页 |
第一节 作品概览 | 第24-25页 |
第二节 创作元素与特色 | 第25-28页 |
一、民族地域的素材 | 第25-26页 |
二、传统创新的风格 | 第26-27页 |
三、作品类别的划分 | 第27-28页 |
第三章 两部作品的素材运用与写作技法分析 | 第28-50页 |
第一节 素材与写作技法—《诗影》(op.38) | 第28-31页 |
一、《摇篮曲》 | 第28-30页 |
二、《思乡》 | 第30-31页 |
第二节 素材与写作技法—《家园的回忆》 | 第31-50页 |
一、《序曲》(Prelude) | 第32-34页 |
二、《回忆》(Memory) | 第34-36页 |
三、《游乐场》(Playground) | 第36-39页 |
四、《台湾清明古调》(Ancient Taiwanese Melody) | 第39-42页 |
五、《悲歌》(Eley) | 第42-46页 |
六、《狂欢》(Frolic) | 第46-50页 |
第四章 两部作品的演奏与教学 | 第50-53页 |
第一节 演奏技术特征 | 第50-52页 |
一、横向旋律 | 第50页 |
二、纵向对位 | 第50-51页 |
三、标题与风格特色 | 第51-52页 |
第二节 教学价值与意义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附录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