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20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4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述评 | 第14-17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5-17页 |
1.2.3 简要的评价 | 第17页 |
1.3 本文研究方法、框架及创新 | 第17-18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2 框架结构 | 第18页 |
1.3.3 创新意图 | 第18页 |
1.4 湖北省罗田县概况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村干部队伍建设相关理论阐释 | 第20-24页 |
2.1 村干部 | 第20页 |
2.2 村主职干部 | 第20-21页 |
2.3 村主职干部专职化 | 第21页 |
2.4 村主职干部专职化对村干部队伍建设的积极意义 | 第21-22页 |
2.5 研究村干部队伍建设的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2.5.1 习近平干部人事管理思想 | 第22-23页 |
2.5.2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村主职干部专职化背景下的村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以罗田县为表述对象 | 第24-33页 |
3.1 罗田县村干部队伍建设情况简述 | 第24页 |
3.2 罗田县村主职干部队伍情况概述 | 第24-25页 |
3.3 村主职干部专职化背景下的村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25-33页 |
3.3.1 村干部队伍老化严重 | 第25-28页 |
3.3.2 教育培训效果不好 | 第28-30页 |
3.3.3 激励保障措施有限 | 第30-31页 |
3.3.4 监督管理还不到位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加强和改进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政策建议 | 第33-41页 |
4.1 严把选拔关口,实现选优配强 | 第34-35页 |
4.1.1 严格选用标准 | 第34页 |
4.1.2 拓宽选拔渠道 | 第34页 |
4.1.3 坚持选拔任用程序 | 第34-35页 |
4.2 落实待遇保障,加强激励考核 | 第35-36页 |
4.2.1 落实报酬待遇 | 第35页 |
4.2.2 保障财政经费 | 第35页 |
4.2.3 强化绩效考核 | 第35-36页 |
4.2.4 拓展发展空间 | 第36页 |
4.3 着力教育培训,提升素质能力 | 第36-37页 |
4.3.1 注重教育培训 | 第36页 |
4.3.2 加强后备干部培养 | 第36-37页 |
4.3.3 加强大学生村官教育培养 | 第37页 |
4.4 强化管理监督,促进履职尽责 | 第37-39页 |
4.4.1 坚持村主职干部全职化管理 | 第37-38页 |
4.4.2 强化岗位目标管理 | 第38页 |
4.4.3 加强民主监督 | 第38页 |
4.4.4 严肃追责问责 | 第38-39页 |
4.5 依规推进并村,发挥资源效益 | 第39-41页 |
4.5.1 统筹谋划考虑 | 第39页 |
4.5.2 加强规划引导 | 第39页 |
4.5.3 妥善化解村级债务 | 第39-40页 |
4.5.4 稳妥推进公共服务 | 第40-4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1-43页 |
5.1 本项研究的主要成果 | 第41页 |
5.2 本项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41-42页 |
5.3 本项研究的未来展望 | 第42-43页 |
附录 | 第43-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