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北极黑碳气溶胶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2 第七次北极科学考察概况 | 第16-18页 |
2.1 考察背景 | 第16-17页 |
2.2 考察内容与考察海域 | 第17-18页 |
3.资料获取与数据处理 | 第18-20页 |
3.1 观测仪器及数据质量控制 | 第18-20页 |
3.2 数据资料获取 | 第20页 |
4 第七次北极科学考察BC浓度时空变化特征 | 第20-24页 |
4.1 走航黑碳气溶胶的时空变化特征 | 第20-22页 |
4.2 历次走航黑碳气溶胶浓度对比 | 第22-2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5 第七次北极科学考察BC浓度时空变化原因 | 第24-32页 |
5.1 气象要素对短时间BC浓度变化的影响 | 第24-27页 |
5.2 基于HYSPLIT模型分析陆源输送对BC浓度的影响 | 第27-29页 |
5.3 基于HYSPLIT模型分析陆源输送对特殊点BC浓度的影响 | 第29-3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6 北冰洋特定航段BC浓度时空变化原因 | 第32-46页 |
6.1 气象条件对BC浓度的影响 | 第32-33页 |
6.2 基于MODISAOD遥感影像分析陆源输送对BC浓度的影响 | 第33-38页 |
6.2.1 MODIS气溶胶产品及反演方法介绍 | 第33-34页 |
6.2.2 往返特殊航段陆源输送的影响对比 | 第34-38页 |
6.2.3 讨论 | 第38页 |
6.3 基于AirFire北极传输潜力模型分析陆源输送对BC浓度的影响 | 第38-45页 |
6.3.1 AirFire北极传输潜力模型介绍 | 第38页 |
6.3.2 北极传输潜力每日预测模式分析 | 第38-44页 |
6.3.3 北极传输潜力气候模式分析 | 第44-45页 |
6.3.4 讨论 | 第45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46-50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46-47页 |
7.2 不足与展望 | 第47-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课题情况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