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12-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9页 |
1.2.1 盐碱土分布的形成与特点 | 第13页 |
1.2.2 盐碱地改良措施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2.3 生物炭与木醋液在农业与土壤改良中的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第19-20页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20-21页 |
2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第21-29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21-22页 |
2.2 试验材料 | 第22-23页 |
2.3 试验设计 | 第23-24页 |
2.3.1 盐碱地改良试验设计 | 第23-24页 |
2.3.2 温室气体监测试验设计 | 第24页 |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24-27页 |
2.5 气象资料 | 第27-28页 |
2.6 地下水位及水质 | 第28页 |
2.7 数据处理 | 第28-29页 |
3 生物炭与木醋液复配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 第29-46页 |
3.1 复配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第29-36页 |
3.1.1 对土壤容重与孔隙度的影响 | 第29-30页 |
3.1.2 复配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第30-34页 |
3.1.3 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第34-36页 |
3.2 复配对土壤化学性质的研究 | 第36-44页 |
3.2.1 对土壤pH的影响 | 第36-39页 |
3.2.2 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第39-44页 |
3.3 小结 | 第44-46页 |
4 复配对不同处理土壤盐分变化的影响研究 | 第46-59页 |
4.1 春汇对不同处理土壤盐分的影响 | 第46-47页 |
4.2 不同复配处理对生育期内盐分的影响 | 第47-52页 |
4.2.1 复配处理对膜内盐分的影响 | 第48-51页 |
4.2.2 复配对膜外盐分的影响 | 第51-52页 |
4.3 复配对土壤盐分离子的影响 | 第52-55页 |
4.3.1 复配对阳离子分布的影响 | 第52-54页 |
4.3.2 复配对阴离子分布的影响 | 第54-55页 |
4.4 不同生育期积盐量分析 | 第55-57页 |
4.5 小结 | 第57-59页 |
5 复配对葵花生长指标的影响 | 第59-69页 |
5.1 复配对葵花茎粗的影响 | 第59-61页 |
5.2 复配对葵花株高的影响 | 第61-63页 |
5.3 复配对根系生长的影响 | 第63-64页 |
5.4 复配对葵花干物质的影响 | 第64-66页 |
5.5 复配对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 第66-68页 |
5.6 小结 | 第68-69页 |
6 生物炭与木醋液复配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的影响 | 第69-77页 |
6.1 生物炭对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影响 | 第69-71页 |
6.1.1 生物炭对CO_2的排放通量的影响 | 第69页 |
6.1.2 生物炭对CH_4的排放通量的影响 | 第69-70页 |
6.1.3 生物炭对N_2O的排放通量的影响 | 第70-71页 |
6.2 生物炭与木醋液复配对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影响 | 第71-73页 |
6.2.1 复配对CO_2的排放通量的影响 | 第71页 |
6.2.2 复配对CH_4的排放通量的影响 | 第71-72页 |
6.2.3 复配对N_2O的排放通量的影响 | 第72-73页 |
6.3 对土壤温室气体综合增温潜势和排放强度的影响 | 第73-74页 |
6.3.1 生物炭对土壤温室气体综合增温潜势和排放强度的影响 | 第73页 |
6.3.2 复配对土壤温室气体综合增温潜势和排放强度的影响 | 第73-74页 |
6.4 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因子分析 | 第74-76页 |
6.4.1 相关性分析 | 第74-75页 |
6.4.2 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影响分析 | 第75-76页 |
6.5 小结 | 第76-77页 |
7 效益评价 | 第77-82页 |
7.1 经济效益评价 | 第77-80页 |
7.1.1 成本投入分析 | 第77-78页 |
7.1.2 经济收益分析 | 第78-80页 |
7.2 社会生态效益 | 第80-81页 |
7.3 小结 | 第81-82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8.1 主要结论 | 第82-83页 |
8.2 不足与展望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2页 |
作者简介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