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线用户节能诊断和能源审计智能系统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发展 | 第11-13页 |
1.2.2 相关论文的研究 | 第13-14页 |
1.3 本文主要的工作 | 第14-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系统结构与功能设计 | 第17-40页 |
2.1 系统主体结构 | 第17页 |
2.2 硬件系统介绍 | 第17-21页 |
2.2.1 硬件开发思路 | 第17-18页 |
2.2.2 硬件的研制和功能模块 | 第18-21页 |
2.3 软件系统介绍 | 第21-39页 |
2.3.1 软件系统的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2.3.2 软件结构与文件 | 第22-24页 |
2.3.3 软件功能模块介绍 | 第24-3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软件节能分析理论与计算 | 第40-64页 |
3.1 线损 | 第40-41页 |
3.1.1 线损简介 | 第40页 |
3.1.2 线损计算方法简介 | 第40-41页 |
3.2 变压器节能 | 第41-47页 |
3.2.1 变压器损耗分析 | 第42-43页 |
3.2.2 变压器节能分析与计算 | 第43-44页 |
3.2.3 变压器最佳容量的选择 | 第44-47页 |
3.3 电动机节能 | 第47-50页 |
3.3.1 电动机损耗分析 | 第47页 |
3.3.2 电动机节能分析与计算 | 第47-50页 |
3.4 无功补偿 | 第50-54页 |
3.4.1 集中补偿 | 第51-52页 |
3.4.2 就地补偿 | 第52-54页 |
3.5 照明节能 | 第54-55页 |
3.5.1 照明灯具的选择与比较 | 第54-55页 |
3.5.2 照明控制方式 | 第55页 |
3.5.3 照明节能节电量计算 | 第55页 |
3.6 电能质量 | 第55-59页 |
3.6.1 谐波污染 | 第56页 |
3.6.2 电压偏差 | 第56-57页 |
3.6.3 三相不平衡 | 第57-59页 |
3.7 能效评估 | 第59-62页 |
3.7.1 层次分析法 | 第59页 |
3.7.2 建立能效指标体系 | 第59-60页 |
3.7.3 数据预处理 | 第60-61页 |
3.7.4 构造两两判断矩阵 | 第61页 |
3.7.5 权重计算 | 第61-62页 |
3.8 经济效益折算方法 | 第62-63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四章 系统成果与报告规范 | 第64-68页 |
4.1 硬件装置-节能诊断仪 | 第64-65页 |
4.2 节能诊断与能源审计报告 | 第65-6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工程实例分析 | 第68-75页 |
5.1 节能分析 | 第68-71页 |
5.1.1 变压器节能 | 第68-69页 |
5.1.2 电动机节能 | 第69-71页 |
5.2 电能质量 | 第71-73页 |
5.2.1 谐波分析 | 第71-72页 |
5.2.2 三相不平衡 | 第72-73页 |
5.3 能效评估 | 第73-7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附件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