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GWP工质HFO1234ze管外沸腾换热实验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绪论 | 第10-17页 |
1.1 HFO1234ze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2-15页 |
1.2.1 强化沸腾传热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2.2 水平强化管沸腾换热的研究 | 第13-14页 |
1.2.3 纯工质水平管外沸腾换热理论发展 | 第14-15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2.实验系统及数据处理方法 | 第17-30页 |
2.1 实验系统 | 第17-23页 |
2.1.1 实验装置介绍 | 第17-19页 |
2.1.2 实验测量系统介绍 | 第19-23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3-26页 |
2.2.1 实验前期准备工作 | 第23-25页 |
2.2.2 铂电阻温度计的校核 | 第25页 |
2.2.3 电磁流量计的标定 | 第25-26页 |
2.3 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 第26-29页 |
2.3.1 总传热系数的确定 | 第26-27页 |
2.3.2 实验管内外两侧换热系数的确定 | 第27-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HFO1234ze管外沸腾换热特性研究 | 第30-44页 |
3.1 制冷工质和实验管型 | 第30页 |
3.2 光管校核实验 | 第30-31页 |
3.3 强化管内强化倍率 | 第31-33页 |
3.4 总传热系数 | 第33-34页 |
3.5 管外沸腾传热系数 | 第34-38页 |
3.5.1 不同蒸发温度对管外传热系数的影响 | 第34-36页 |
3.5.2 管型对沸腾表面传热系数的影响 | 第36-38页 |
3.6 热阻分析 | 第38-40页 |
3.7 实验过程中的不确定度分析 | 第40-42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4.纯工质沸腾关联式预测 | 第44-47页 |
4.1 纯工质沸腾传热关联式的提出 | 第44-45页 |
4.2 预测关联式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 | 第45-47页 |
5.结论 | 第47-49页 |
5.1 本次实验的结论 | 第47页 |
5.2 创新点 | 第47-48页 |
5.3 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附录: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