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生物能及其利用论文

玉米秸秆水热碳化处理试验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17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页
    1.2 生物质水热碳化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产物应用第11页
        1.2.2 原料特性第11-12页
        1.2.3 反应参数第12-14页
    1.3 存在问题第14-15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第15-17页
2 试验第17-21页
    2.1 试验装置第17-18页
    2.2 试验材料第18页
    2.3 试验方法第18页
    2.4 表征方法第18-20页
        2.4.1 元素分析第19页
        2.4.2 FTIR第19页
        2.4.3 TG-DTG-DSC第19页
        2.4.4 高位热值第19页
        2.4.5 产物产率第19-20页
        2.4.6 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20页
        2.4.7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20页
    2.5 本章小结第20-21页
3 温度对玉米秸秆水热碳化的影响第21-35页
    3.1 试验设计及表征方法第21页
    3.2 对产物分布特性的影响第21-22页
    3.3 对固体水热焦化学特性的影响第22-25页
    3.4 对固体水热焦能量特性的影响第25-26页
    3.5 对固体水热焦晶体结构的影响第26-28页
    3.6 对固体水热焦微观形态的影响第28-29页
    3.7 对固体水热焦结构特性的影响第29-31页
    3.8 对固体水热焦热稳定性的影响第31-33页
    3.9 本章小结第33-35页
4 时间对玉米秸秆水热碳化的影响第35-42页
    4.1 对产物分布特性的影响第35-36页
    4.2 对固体水热焦化学特性的影响第36-37页
    4.3 对固体水热焦能量特性的影响第37-38页
    4.4 对固体水热焦结构特性的影响第38-40页
    4.5 本章小结第40-42页
5 液固比对玉米秸秆水热碳化的影响第42-47页
    5.1 对产物分布特性的影响第42-43页
    5.2 对固体水热焦化学特性的影响第43-45页
    5.3 对固体水热焦能量特性的影响第45-46页
    5.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6 结论与展望第47-49页
    6.1 本文主要结论第47页
    6.2 创新点第47-48页
    6.3 展望第48-49页
7 参考文献第49-54页
附录:硕士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T型三电平的大功率并网逆变器的研究
下一篇:低GWP工质HFO1234ze管外沸腾换热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