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量优化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2 无线传感器网络 | 第15-23页 |
2.1 概述 | 第15页 |
2.2 WSN网络的运用领域和特点 | 第15-16页 |
2.2.1 WSN的应用领域 | 第15-16页 |
2.2.2 WSN网络特点 | 第16页 |
2.3 WSN网络的体系结构 | 第16-18页 |
2.3.1 WSN网络拓扑结构 | 第16-17页 |
2.3.2 WSN节点结构 | 第17-18页 |
2.3.3 WSN网络体系协议栈 | 第18页 |
2.4 WSN网络路由协议 | 第18-22页 |
2.4.1 平面路由协议 | 第18-19页 |
2.4.2 分簇路由协议概述 | 第19-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LEACH协议研究与分析 | 第23-34页 |
3.1 LEACH协议介绍 | 第23-27页 |
3.1.1 LEACH协议原理描述 | 第23-24页 |
3.1.2 LEACH协议网络模型 | 第24-25页 |
3.1.3 LEACH协议能量模型 | 第25-26页 |
3.1.4 算法流程描述 | 第26-27页 |
3.2 LEACH的分析 | 第27-28页 |
3.2.1 LEACH的优点 | 第27-28页 |
3.2.2 LEACH的缺点 | 第28页 |
3.3 LEACH协议仿真分析 | 第28-33页 |
3.3.1 仿真环境参数设置 | 第29页 |
3.3.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29-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对LEACH的改进 | 第34-54页 |
4.1 LEACH的不足 | 第34页 |
4.2 改进协议的网络模型 | 第34-35页 |
4.3 改进协议的能耗模型 | 第35-36页 |
4.4 最优簇数目确定 | 第36-40页 |
4.4.1 节点均匀分布的最优簇数目 | 第36-38页 |
4.4.2 节点泊松分布的最优簇数目 | 第38-40页 |
4.5 多目标遗传算法的改进 | 第40-48页 |
4.5.1 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 | 第41-43页 |
4.5.2 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改进 | 第43-45页 |
4.5.3 改进算法的性能分析 | 第45-48页 |
4.6 LEACH-GS协议设计 | 第48-53页 |
4.6.1 设计思想描述 | 第48页 |
4.6.2 协议运算流程描述 | 第48-53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5 LEACH-GS协议仿真分析 | 第54-69页 |
5.1 仿真环境 | 第54-55页 |
5.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5-68页 |
5.2.1 簇头数目 | 第55-57页 |
5.2.2 节点剩余能量方差 | 第57-61页 |
5.2.3 网络能耗分析 | 第61-65页 |
5.2.4 网络生命周期分析 | 第65-6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9-70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6页 |